10.3760/cma.j.cn112142-20200318-00197
晚期视网膜母细胞瘤视盘遮蔽与视神经侵犯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评估晚期视网膜母细胞瘤(RB)眼球摘除术前眼底照相检查中视盘遮蔽与眼球摘除术后视神经侵犯程度的相关关系。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2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在北京大学人民眼科诊断为RB且分期为D期或E期并进行眼球摘除术的77例(77只眼)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在眼球摘除术前首次诊断及随后每3周1次复查时全身麻醉下使用RetCam眼底照相机拍摄眼底图像,记录视盘遮蔽(眼底像中视盘结构完全不可见)情况。眼球摘除术后以组织病理学诊断是否出现肿瘤侵犯筛板前视神经、肿瘤侵犯筛板后视神经和视神经断端存在肿瘤组织为主要观察指标。比较视盘遮蔽患者与视盘可见患者间肿瘤组织视神经侵犯程度及高危病理因素。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77例患者中男性46例,女性31例,首次诊断RB年龄为(27.1±22.1)个月。首次诊断RB时77只患眼中62只眼(80.5%)存在视盘遮蔽。29只眼(37.7%)为首次诊断后即进行眼球摘除术;48只眼(62.3%)为首次诊断后先行保眼治疗后行眼球摘除术。77只眼行眼球摘除术前末次眼底照相时,16只眼(20.8%)视盘可见,61只眼(79.2%)存在视盘遮蔽;14只眼(18.2%)分期为D期,63只眼(81.8%)分期为E期。眼球摘除术后眼球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术前末次眼底照相视盘可见的16只患眼中肿瘤侵犯筛板前视神经、肿瘤侵犯筛板后视神经和视神经断端存在肿瘤组织分别有7、2、0只眼,61只视盘遮蔽患眼中分别有26、9、4只眼,二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935,1.000,0.296)。48只眼保眼治疗期间,40只眼视盘遮蔽情况无变化或由遮蔽变为可见,其中10只眼术后眼球组织具有高危病理因素;8只眼视盘由可见变为遮蔽,其中1只眼术后眼球组织具有高危病理因素,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529)。
结论:晚期RB患者眼底照相中视盘遮蔽情况与组织病理学结果中肿瘤侵犯视神经程度无明确相关关系。
(中华眼科杂志,2020,56:681-687)
视网膜母细胞瘤、视盘、视神经、肿瘤侵润
56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2150000038;Municip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Beijing of China2150000038
2023-05-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681-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