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眼玻璃体腔注射更昔洛韦的视网膜毒性研究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760/cma.j.cn112142-20190506-00254

兔眼玻璃体腔注射更昔洛韦的视网膜毒性研究

引用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更昔洛韦注射于健康兔眼玻璃体腔后的视网膜毒性反应。方法:实验研究。新西兰无色素雄兔24只(48只眼),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个组,每组12只眼。3个实验组玻璃体腔均注射药液5 ml,分别含更昔洛韦400 μg、2 mg及5 mg,对照组玻璃体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兔眼玻璃体腔注药前、后1、2、4周行全视野视网膜电图检测,另外于注药后1、2、4周每组摘除2只兔双眼行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所有数据采用多个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全视野ERG Max-R a波振幅于注药后1周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8.319, P=0.04),两两比较5 mg组(140.50 μV)较对照组(165.00 μV)均明显下降(χ 2=-2.830, P=0.028)。Max-R b波振幅于注药后4周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10.626, P=0.014),5 mg组(261.50 μV)较对照组(398.00 μV)均明显下降(χ 2=-2.973, P=0.018)。30 Hz闪烁反应b波振幅于注药后1、2、4周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17.589,8.225,8.997; P=0.001,0.042,0.029),两两比较5 mg组(71.30、106.00、63.60 μV)较对照组(118.50、129.00、116.50 μV)明显下降(χ 2=-4.142,-2.826,-2.713; P=0.000,0.028,0.040)。光镜下观察2 mg组注药后4周、5 mg组注药后2、4周视网膜组织形态出现内核层细胞排列较疏松,神经节细胞核周间隙增宽,外丛状层染色较淡等异常改变。透射电镜下观察注药后4周各实验组视网膜超微结构可见光感受器外节膜盘疏松排列紊乱,内节部分线粒体肿胀和积水变等异常改变,且依次加重。 结论:健康兔眼玻璃体腔注射更昔洛韦400 μg未见视网膜功能及组织形态异常,注射2 mg和5 mg后可见一定视网膜毒性反应,5 mg更显著。提示临床应用更昔洛韦治疗急性视网膜坏死时应选择有效的最小剂量,最大限度避免视网膜毒性反应的发生。 (中华眼科杂志,2020,56:279-285)

视网膜坏死综合征,急性、更昔洛韦、玻璃体内注射、药物毒性

56

2023-05-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279-285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眼科杂志

0412-4081

11-2142/R

56

2020,56(4)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