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cma.j.issn.0412-4081.2018.06.009
2007至2016年我国北方地区真菌性角膜炎病原学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目的 探讨2007至2016年真菌性角膜炎的病原学、药物敏感性特征及变迁.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北京同仁眼科中心门诊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疑为真菌性角膜炎并送检真菌培养的标本5654份.标本接种于马铃薯葡萄糖琼脂斜面培养基,培养3~10 d分离阳性标本菌落.丝状真菌依据形态学进行种属鉴定,酵母样真菌采用API 20 C Aux鉴定菌种.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Rosco纸片扩散法,药物包括那他霉素、特比萘芬、伊曲康唑、氟康唑、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计数资料的组间差异应用卡方检验,阳性率及构成比的比较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 真菌培养阳性率为26.1%(1475/5654).标本真菌培养阳性的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77:1,年龄为(49.0±16.9)岁.成年患者(>20岁且≤60岁)最多、阳性率最高,占总阳性标本数的77.7%(1146/1475).培养阳性的真菌中,镰刀菌属最多,占53.5%(789/1475),其次为曲霉属17.5%(259/1475)、链隔孢属13.8%(203/1475).那他霉素敏感率最高,为92.3%(410/1475),其次为特比萘芬78.5%(1093/1475)、伏立康唑41.0%(338/1475)、两性霉素B 40.7%(553/1475).结论 成年、男性患者为真菌性角膜炎的主要患者群.镰刀菌属、曲霉属、链隔孢属为北方地区3大常见种属,且存在季节性菌谱变化.那他霉素应为经验性治疗的首选药物,对曲霉属感染首选特比萘芬.氟康唑耐药率高,不宜单独使用.
角膜炎、眼感染、真菌性、微生物敏感性试验、回顾性研究
54
2018-07-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432-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