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POAG患者黄斑区域视网膜微循环状态及其与视网膜结构损伤的关系.方法 横断面研究.研究对象为2015年7月至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就诊的POAG患者59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24例,年龄17~66岁.应用谱域OCT(SD-OCT)结合分光谱振幅去相关血管成像(SSADA)算法系统,对59例入选患者的59只单眼进行OCT扫描(28只眼为早期组、11只眼为中期组、20只眼为晚期组).采集患眼黄斑区域视网膜微循环血流灌注指标(血流指数和血管密度)以及视网膜厚度值,检测眼部指标并记录一般信息,使用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法和最小显著差数法-t检验分别比较早、中、晚期3组POAG患者的视网膜微循环指标、视网膜厚度及视野损伤程度.使用Pearson偏相关分析方法比较各变量之间的相关强度.结果 POAG患眼中期组黄斑区微血管血流指数和血管密度分别为0.05±0.01和60.8%±7.9%,较早期POAG患眼的血流指数0.07±0.01及血管密度71.9%±4.6%明显减小(t=5.11,P=0.001;t=5.05,P<0.01);且POAG患眼中期组黄斑区全层及内层视网膜厚度分别为(270.3±24.6)μm和(98.4±13.3)μm,也较POAG患眼早期组的全层(293.0±12.0)μm及内层(113.0±7.4)μm视网膜层厚度明显变薄(t=3.60,P<0.01;t=4.06,P<0.01);以上指标在中期及晚期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earson偏相关回归分析显示:黄斑区视网膜微循环的改变与视网膜组织结构的损伤具有正相关性(R=0.35~0.71,所有P均<0.01).结论 在POAG的早中期,随着病变加重,视网膜厚度变薄,微循环血流减小,但中期和晚期的视网膜厚度及微循环血流指标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AG患眼视网膜厚度及微循环血流呈正相关,且视网膜微循环与内层、下方视网膜变薄关系最为密切.
关键词: 青光眼、开角型、视网膜、微循环、体层摄影术、光学相干
所属期刊栏目: 53
分类号: R77;R81
资助基金: 科技部重大仪器专项2012YQ12008003;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4ZR1405400;上海卫生系统先进适宜技术推广项目SHDC12014114,2013SY058 National Major Scientific Equipment Program2012YQ12008003, China;Shanghai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14ZR1405400;New Technology Research Project, Shanghai Municipal Commission of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SHDC12014114,2013SY058
在线出版日期: 2017-03-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页数: 共6页
页码: 98-103
英文信息展示
收起英文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