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cma.j.issn.0412-4081.2012.09.005
先天性眼球震颤眼外肌栅栏状终末结构的研究
目的 研究人眼外肌栅栏状神经终末(PE)结构的形态、分布和功能,观察其在先天性眼球震颤(CN)中发生的改变,探讨CN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并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眼肌手术时留取眼外肌远端的肌-腱连接区部分,标本分为CN组和对照组(共同性斜视患者),两组再按相近年龄大小(差别<3岁)、相同取材部位配对分组并进行下述各项检测.(1)超微结构观察:标本经4%戊二醛前固定后,自附着点处向后连续每1 mm切取1或2块横断的1 mm ×2 mm×3 mm组织,常规电子显微镜标本处理,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两组眼外肌及PE的超微结构.(2)眼外肌肌-腱连接区整体经4%多聚甲醛固定、胆碱乙酰转移酶抗体标记后,行25 μm厚的纵、横断面冰冻切片,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PE的胆碱乙酰转移酶表达情况、形态及分布.(3)两组选取相同部位的肌-腱连接区组织,提取组织蛋白,进行胆碱乙酰转移酶的免疫印迹检测.采用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对CN组与对照组内直肌横断面PE的数量、肌-腱连接区胆碱乙酰转移酶阳性表达量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透射电子显微镜下CN组PE的结构水肿,电子密度增高呈明显的嗜锇酸样改变;肌细胞内线粒体肿胀,肌浆网扩张.人眼外肌PE的胆碱乙酰转移酶呈阳性表达.眼外肌纵断面切片可见供应PE的神经纤维起自肌肉,延伸入腱后返回,发出栅栏状分支,分布于肌纤维末端.横断面切片可见内直肌在附着点后约3~4 mm处PE的分布最为集中,对照组和CN组栅栏状终末分布数量分别为26.800±3.421、39.200±3.5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13,P<0.05).CN组的ChAT表达条带的灰度值(1.503±0.203)高于对照组(1.000±0.1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30,P<0.05).结论 人眼外肌PE为胆碱能神经,分布于眼外肌远端的肌-腱连接处,可能与眼外肌的收缩有关.CN患者的眼外肌PE结构发生了明显改变,可能导致异常的眼球运动.
眼震、先天性、斜视、动眼肌、神经末稍、神经纤维、腱、肌纤维
48
R77(眼科学)
2012-12-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781-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