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cma.j.issn.0412-4081.2012.02.022
脉络膜结核的诊断及治疗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肉芽肿性临床疾病,至今依然是单一感染因素引起死亡人数最多的疾病.20世纪40年代中期,随着抗结核药物的发现和临床应用,其患病率得到明显控制.然而近20年来,结核病在世界范围内又有死灰复燃的趋势.2009年WHO报告全世界已有约20亿人即1/3的人携带结核分枝杆菌,每年约有900万人发病,300万人死于结核病,占世界总死亡人数的4%,且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1].中国是世界上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目前我国结核病年发病人数约130万,占全球发病人数的14.3%,位居全球第2位.随着结核病发病率的逐年上升趋势,眼部结核病患者也不断增加,结核性眼部病变占全身结核病的1.40%~5.74%[2].脉络膜血管丰富,但血流比较缓慢,结核杆菌易于滞留,是肺外结核病变的易发部位,也是眼部结核最常见的表现类型.然而,脉络膜结核的诊断和治疗一直是困扰眼科医师的难点问题.因为目前尚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和特异的检测手段,无法做出快速的明确诊断及合理治疗,导致临床时常发生误诊、漏诊及延误治疗.因此,在结核病死灰复燃的今天,眼科医师应熟悉脉络膜结核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案,加深对脉络膜结核的认知,以挽救脉络膜结核患者的视功能.
脉络膜结核、结核病患者、眼科医师、死亡人数、临床应用、结核杆菌感染、发病、结核分枝杆菌、诊断和治疗、脉络膜血管、抗结核药物、发展中国家、治疗方案、诊断标准、延误治疗、肉芽肿性、难点问题、明确诊断、临床疾病、临床表现
48
R77(眼科学)
2012-04-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18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