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匿性黄斑营养不良临床分析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760/cma.j.issn.0412-4081.2011.09.012

隐匿性黄斑营养不良临床分析

引用
目的 探讨隐匿性黄斑营养不良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隐匿性黄斑营养不良患者9例(14只眼),其中男性3例,女性6例;年龄7 ~ 53岁,平均36岁。患眼行视力、双目间接检眼镜、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视网膜电图(ERG)、多焦ERG、视诱发电位、相干光断层扫描及色觉等检查。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多焦ERG的1环和2环P1波的潜伏期、振幅密度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患眼多焦ERG的1环和2环P1波的潜伏期、振幅密度与视力的相关性采用一元线性相关分析。结果 9例(14只眼)隐匿性黄斑营养不良患者中,视力0.05 ~0.2者9只眼,0.3 ~0.6者4只眼,≥0.7者1只眼。所有患者均表现为进行性视力下降,但眼底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ERG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仅多焦ERG检查结果显示黄斑中心区功能受损。1环P1波潜伏期:患者组(27.67±1.07) ms,对照组(26.28±1.88) ms,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08,P<0.05);1环P1波振幅密度:患者组(42.71±15.48) nv/deg2,对照组(66.79±14.87) nv/deg2,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5.259,P<0.05)。2环P1波潜伏期:患者组(27.80±1.20)ms,对照组(26.91±0.82)ms,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75,P<0.05);2环P1波振幅密度:患者组(24.99±8.49) nv/deg2,对照组(39.20±6.47) nv/deg2,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43,P<0.05)。患者组1环和2环P1波的潜伏期(r=-0.329,-0.369)和振幅密度(r=0.053,0.057)与视力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 隐匿性黄斑营养不良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视力下降,而眼底、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ERG检查均正常,多焦ERG改变为黄斑部锥细胞营养不良的主要表现。

黄斑变性、视锥(视网膜)、视网膜电描记术

47

R77(眼科学)

2011-11-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820-823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眼科杂志

0412-4081

11-2142/R

47

2011,47(9)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