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cma.j.issn.0412-4081.2010.09.012
脓肿分枝杆菌性角膜炎的病理学研究
目的 探讨脓肿分枝杆菌性角膜炎(MAK)的细胞病理学、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及超微结构改变.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分析.刮取6例角膜异物剔除术后急性期MAK的病灶组织,其中4例作涂片Ziehl-Neelsen抗酸染色,3例作透射电镜(TEM)检查.另取2例角膜移植术中获得的慢性期MAK的角膜组织作病理学检查包括苏木精-伊红(HE)染色、抗酸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TEM检查.结果 4例角膜刮片组织涂片抗酸染色后均见单个或聚集成束状、团块状红色分枝杆菌;还可见大量中性白细胞及坏死的角膜上皮和基质组织,炎性细胞内外散在大量抗酸染色阳性分枝杆菌.2例角膜移植术者病变角膜HE染色可见角膜上皮局限性增生,基质变性、坏死、溃疡形成,病灶中可见中性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并可见新生血管形成与纤维瘢痕组织增生;Ziehl-Neelsen抗酸染色未见明显阳性分枝杆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均未见CD4+、CD8+细胞.3例角膜刮片组织电镜下可见形态多样的脓肿分枝杆菌,并可被单核巨噬细胞或中性白细胞吞噬,菌体中可见小空泡、异染颗粒等多种包含物;2例角膜移植术中获得的角膜板层组织电镜下见脓肿分枝杆菌形态多为细长杆状,细胞壁缺失(L型杆菌),内含物结构不清甚至消失,可见数个至几十个高电子密度的小颗粒散在于菌体内外.结论 脓肿分枝杆菌引起的角膜炎早期呈急性化脓性炎症反应改变,晚期呈非特异性慢性炎症反应改变,分枝杆菌多转变为L型,导致炎症反应长期迁延不愈.
分枝杆菌感染、角膜炎、免疫组织化学、显微镜检查
46
R77(眼科学)
江苏省医学重点学科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眼科开放课题资助项目NT2009-001
2010-09-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829-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