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cma.j.issn.0412-4081.2010.03.008
临时锚状缝线在无晶状体眼后弹力层剥除内皮移植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在无晶状体眼后弹力层剥除内皮移植术(DSEK)中采用临时锚状缝线固定内皮植片的可行性、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2007年4至12月期间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对12例(12只眼)无晶状体眼大泡性角膜病变患者采用临时锚状缝线固定内皮植片进行后弹力层剥除内皮移植术.12例患者均为白内障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SCVA)均低于或等于0.04,8例有眼痛.术前与术后3、6及12个月行BSCVA、角膜散光、角膜曲率、角膜厚度测量,术后6和12个月行角膜内皮显微镜检查.术后随访12~20个月.结果 12例患者均顺利行DSEK.术后12只术眼植片均位于受体植床中央,无植片移位.术后第1天,2例患者出现瞳孔阻滞性青光眼,予20%甘露醇静脉滴注,术后第2天,随前房中空气减少眼压降至正常.术后12只术眼内皮植片均出现轻至中度水肿,术后8~15 d,植片恢复透明.随访期间,12只术眼角膜均透明.术后12个月,有2例BSCVA为0.7,有3例为0.5,有4例为0.4,有3例为0.3.术后12个月,平均角膜散光度数为(2.40±0.70)D,平均角膜曲率为(45.40±1.50)D,平均角膜厚度为(591.5±20.4)μm.术后6和12个月,平均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分别为(2088±146)个/mm~2和(1857±101)个/mm~2,内皮细胞损失率分别为(28.9±3.9)%和(36.7±3.1)%.结论 临时锚状缝线能有效地固定内皮植片,防止植片移位和滑入玻璃体腔.
缝合技术、角膜后弹力层、角膜移植、角膜疾病
46
R77(眼科学)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09B030801023
2010-05-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233-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