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j.issn:0412-4081.2007.04.011
外伤性无光感眼玻璃体手术预后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外伤性无光感眼玻璃体手术预后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统计1999年2月至2004年8月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眼科中心和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学医院登记的机械性眼外伤接受玻璃体手术的577例(599只眼)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外伤性无光感38例(38只眼),包括开放性眼损伤32只眼(84.2%),闭合性眼损伤6只眼(15.8%).一期行眼球摘除术者未进行随访,其他患者随访6个月以上,平均7.2个月.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被填入预先设计的表格,每项参数的确定严格遵循协议规定的标准,并对外伤眼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及外伤性无光感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统计分析.结果 14只眼(36.8%)获得解剖及功能修复,3只眼(7.9%)获得解剖修复.9只眼(23.7%)行眼球摘除术.其余4只眼低眼压,7只眼为硅油支持眼,1只眼眼球萎缩.术后21只眼视力提高(55.3%),其中视力提高至0.2者3只眼,0.02者2只眼,数指、手动各3只眼,恢复光感10只眼.仍无光感8只眼(21.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显示,外伤眼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是外伤性无光感、相对性传入瞳孔障碍(RAPD)、脉络膜上腔大出血(MSCH)、闭合漏斗状视网膜脱离、睫状体损害、早期眼球萎缩、虹膜脱出及无虹膜、晶状体逐出、巩膜伤口>10 mm和眼球破裂伤.以上诸因素(除外外伤性无光感、虹膜脱出及无虹膜)亦是外伤后造成无光感的危险因素.通常有2种以上危险因素共同存在于同一只外伤眼中.结论 外伤性无光感眼预后较差,但是通过玻璃体手术有将近45%的外伤眼可获得解剖及功能修复或解剖修复.外伤性无光感归因于综合危险因素.MSCH、视网膜组织严重损害及睫状体的广泛损害是外伤眼预后不良的主要指征.
眼损伤、脉络膜出血、玻璃体切除术、危险因素、预后
43
R77(眼科学)
北京大学211工程资助项目03-9-02
2007-12-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340-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