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j:issn:0412-4081.2006.08.013
建立人眼葡萄膜黑色素瘤裸鼠移植瘤模型的初步探讨
目的 研究建立人眼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动物模型的方法,对比不同的移植方法对成瘤率的影响,为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的实验研究提供体内实验平台.方法 分别采用原位移植及异位移植的方法,选取BALB/L-nu裸鼠35只,随机分为3组,将原代培养的第三代人眼恶性黑色素瘤细胞制成细胞悬液,分别接种于裸鼠前房(前房组--原位移植)及皮下(皮下A组--异位移植),另以手术切除的新鲜人眼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制作成的完整瘤组织块移植到皮下(皮下B组),在同样条件下饲养,观察其成瘤率和大体及组织病理学形态.结果 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前房组成瘤率46.6%,14例在接种后第3天即可见前房内黑色片状小肿物,紧贴在角膜内皮及虹膜表面.2个月时肿瘤基本充满前房.皮下A组成瘤率20%,2例于接种1周后可见局部出现黑色斑块,呈椭圆形,轻度隆起.1个月后肿物逐渐增大,接种后60 d长至1.0 cm×1.0 cm,色黑,呈圆形.病理切片检查证实为黑色素瘤.皮下B组接种肿物后,10例中有8例未见肿瘤长大,3个月后自行消退.另2例肿物先扁平,后弥散,不符合肿瘤不断生长的特性,不计入成瘤率.结论 将原代培养的人眼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混悬液分别注入裸鼠眼前房及皮下,能建立裸鼠的原位及异位移植瘤模型,成瘤率明显高于组织块皮下移植.其中原位移植瘤模型成瘤率远高于异位移植,且更符合生理特点,有利于眼科操作和裂隙灯显微镜观察,是建立人葡萄膜黑色素瘤裸鼠模型的良好选择.
疾病模型、动物、葡萄膜肿瘤、黑色素瘤、肿瘤移植
42
R73(肿瘤学)
广东省博士启动基金3030901005085
2006-09-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733-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