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j:issn:0412-4081.2006.03.013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眼表损害的初步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s)移植到碱烧伤的兔角膜表面后,干细胞的成活、迁移和分化情况. 方法采用NaOH溶液制作兔角膜碱烧伤模型,1个月后将培养有hMSCs的羊膜缝合到碱烧伤的兔角膜表面,以羊膜作为对照组,在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角膜的临床改变.术后1个月,摘除眼球,石蜡切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角膜组织结构的变化,并进行抗人核抗体和细胞角蛋白12(CK 12)的免疫组化染色以观察hMSCs的分布和分化情况. 结果兔眼碱烧伤1个月后,角膜表面和基质层均可见大量血管,角膜呈瓷白色混浊,表面粗糙干燥,出现大量杯状细胞.hMSCs移植1个月后,角膜表面粗糙程度减轻,新生血管略有减少,但是角膜混浊未见明显改善,角膜表面杯状细胞消失;角膜表面和基质浅层存在抗人核抗体染色阳性的细胞;角膜表面细胞CK 12染色阳性,而基质层未见CK 12阳性细胞.对照组在羊膜移植1个月后,角膜状况较移植前无明显改善,角膜表面仍可见杯状细胞,角膜各层均未见抗人核抗体和CK 12染色阳性的细胞. 结论 hMSCs移植到碱烧伤兔角膜表面后,能够成活并向角膜基质迁移,未发生移植排斥反应.hMSCs由于所在部位不同,可以在周围组织的诱导下向不同方向发生分化,角膜表面的细胞向角膜上皮细胞分化,而基质层中的细胞未分化为角膜上皮细胞.移植后角膜表面结膜化程度有所减轻.(中华眼科杂志,2006,42:246-250)
间质干细胞移植、角膜、眼烧伤、免疫组织化学
42
R77(眼科学)
中国科学院资助项目30170999;北京市科技计划H020220010390
2006-05-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246-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