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j:issn:0412-4081.2003.05.010
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人工晶状体屈光度数计算公式的选择
目的比较SRK-T(Sanders-Retzlaff-Kvaff T)和SRK-Ⅱ(Sanders-Retzlaff-KvaffⅡ)公式的特点,以提高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lens,IOL)屈光度数计算的准确性.方法(1)使用相同的生物参数(眼轴长度和角膜屈光力)和A常数,比较SRK-T和SRK-Ⅱ公式理论计算值的差异;(2)对86例(130只眼)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IOL植入术.分别采用SRK-T和SRK-Ⅱ公式计算IOL屈光度数,记录并比较不同眼轴长度患者按照两公式计算结果植入IOL术后实际屈光度数与预期屈光度数的差异.随访时间3~24个月.结果(1)角膜屈光力为43.00D时,两公式理论计算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且两公式计算的屈光度数差值与眼轴长度无相关(P>0.05);角膜屈光力为39.00、41.00、45.00及47.00D时,两公式理论计算值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且两公式计算的屈光度数差值与眼轴长度呈中、高度线性正相关(P<0.05).(2)按照SRK-T和SRK-Ⅱ公式计算结果植入IOL术后,术眼实际屈光度数与预期屈光度数差值分别为0.08 D和-0.79 D,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选择IOL屈光度数的计算公式,应综合考虑患者的眼轴长度和角膜屈光力等因素;其中SRK-T公式适用于眼轴长度>26.0 mm的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其结果的准确性明显优于SRK-Ⅱ公式.
近视、白内障、屈光、眼、晶体、人工、数学计算
39
R77(眼科学)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290-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