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囊藻毒素-RR产毒藻株的分离培养及经口急性毒性研究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760/cma.j.issn.0253-9624.2014.07.018

微囊藻毒素-RR产毒藻株的分离培养及经口急性毒性研究

引用
目的 自天然水体中筛选分离微囊藻毒素-RR(microcystin-RR,MC-RR)产毒藻株并对其培养特征、产毒性质与急性毒性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采用毛细吸管法从水华样本中分离微囊藻株,经BG11培养基扩大培养,反复分离纯化藻种.用PCR方法筛查微囊藻毒素合成酶基因,再将藻毒素合成酶基因呈阳性的藻株扩大培养,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鉴定其毒素种类及产毒能力;藻细胞起始浓度为1.5×105个/ml,光照强度2 000 lx,光暗比12 h∶12 h,(25±1)℃的条件下,监测藻液在680 nm处的吸光度值而测定藻株生长曲线.采用序贯法测定MC-RR对小鼠的经口染毒半数致死量(LD50),并检测染毒后小鼠的血清酶学、脏器系数及脏器病理改变.结果 接种的198份样品中,分离到5株微囊藻毒素合成酶基因检测呈阳性的微囊藻株,其中一株经高效液相色谱检测鉴定以产MC-RR为主;经形态学与系统发育分类初步确定为铜绿微囊藻,该藻株对数生长期为55 ~60 d,整个生长周期为81 d,藻细胞最大浓度为5.52×10 7个/ml.小鼠MC-RR的经口染毒LD50为(12.10±1.35)mg/kg;观测不同作用时间的血清酶学等变化,发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染毒45 min时小鼠ALT值为(157.08±20.38) U/L,AST值为(333.00±68.53)U/L,ALP值为(392.70±89.59) U/L,LDH值为(1 071.13±160.22) U/L;4 h时ALT值为(514.68±156.87) U/L,AST值为(593.15±40.41) U/L,ALP值为(618.55±208.76) U/L,LDH值为(2 281.72±866.67) U/L;对照组ALT值为(40.30±4.89) U/L,AST值为(142.70±26.59)U/L,ALP值为(56.90±11.89)U/L,LDH值为(509.50 ±94.75) U/L;染毒45 min时各血清酶学变化的t值分别为-11.20、-5.77、-7.38、-6.60,染毒4h时各血清酶学变化的t值分别为-6.04、-20.21、-5.35、-4.07,P值均<0.01];脏器系数中仅肝脏系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染毒组45 min为6.855±0.225,4h为8.409±0.276,对照组为5.784±0.286,t值分别为-3.96、-12.22,P值均<0.01),组织切片显示肝脏组织明显充血.结论 从天然水华中成功分离到一株具有微囊藻毒素合成酶基因的铜绿微囊藻产MC-RR藻株;所产MC-RR毒素经口染毒小鼠的LD50值为(12.10±1.35)mg/kg,急性毒作用靶器官为肝脏.

微囊藻毒素类、急性毒性试验、毒理学、微囊藻属

48

S884.9+6;R965.3;R285.5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977938

2014-08-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622-627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0253-9624

11-2150/R

48

2014,48(7)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