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cma.j.cn511434-20210531-00276
康柏西普治疗不同类型糖尿病黄斑水肿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康柏西普治疗不同类型糖尿病黄斑水肿(DME)的疗效。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于西安市第三医院眼科检查确诊的DME患者136例136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65例,女性71例;平均年龄(56.65±8.65)岁。所有患者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检测。采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治疗研究视力表行BCVA检查,统计时换算为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视力。采用OCT仪测量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RT)。依据OCT特征,将DME分为弥漫性黄斑水肿(DRT)型、囊样黄斑水肿(CME)型、浆液性视网膜脱离(SRD)型、混合型,并据此分组,分别为30、38、33、35只眼。4组患者年龄(
F=1.189 )、性别构成比(
χ2=1.331)、HbA1c水平(
F=3.16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所有患眼均行玻璃体腔注射10 mg/ml的康柏西普0.05 ml(含康柏西普0.5 mg)治疗,每一个月1次,连续3次,其后经评估按需治疗。治疗后1、3、6个月采用与治疗前相同的设备和方法行BCVA、OCT检查。对比观察患眼治疗前后的BCVA、CRT变化。服从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行
χ2检验。
结果:治疗前,DRT型组、CME型组、SRD型组、混合型组患眼logMAR BCVA分别为0.68±0.11、0.69±0.15、0.71±0.12、0.73±0.14,CRT分别为(631.4±50.7)、(640.6±55.7)、(652.3±63.4)、(660.4±61.8)μm。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1、3、6个月,DRT型组(BCVA:
t=8.139、11.552、11.672;CRT:
t=16.163、21.653、25.855)、CME型组(BCVA:
t=8.923、9.995、13.842;CRT:
t=16.163、21.653、25.855)、SRD型组(BCVA:
t=5.171、7.315、6.051;CRT:
t=9.099、13.731、21.306 )、混合型组(BCVA:
t=5.072、6.939、7.142;CRT:
t=6.920、15.352、17.538)患眼BCVA均明显提高,CRT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6个月,4组患眼logMAR BCVA、CR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58.478、64.228,
P<0.05)。DRT型组、CME型组、SRD型组、混合型组患眼平均注射次数分别为(3.37±1.35)、(3.68± 1.38)、(4.18±1.40)、(4.13±1.50)次;4组患眼平均注射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9.139 ,
P=0.028 )。
结论:康柏西普可有效降低不同类型DME患眼CRT,提高BCVA。与SRD型、混合型比较,DRT、CME型患眼视力改善更有效,CRT降低程度更大,注射次数更少。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血管生成抑制剂、重组融合蛋白质类
37
2023-05-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702-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