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cma.j.cn511434-20190912-00288
特发性黄斑裂孔手术前后微视野及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变化特征
目的:观察特发性黄斑裂孔(IMH)手术前后微视野、OCT血管成像(OCTA)微血管变化特征,初步探讨其与视力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于天津市眼科医院检查确诊并行玻璃体切割手术(PPV)联合或不联合内界膜(ILM)翻瓣治疗的IMH患者41例41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8例8只眼,女性33例33只眼。平均年龄(64.02±6.46)岁。平均病程(7.00±8.85)个月。均行BCVA、微视野、OCTA检查。采用Snellen视力表行BCVA检查,统计时换算为logMAR视力。采用黄斑完整性评估仪测量双眼黄斑10°视网膜敏感度(RMS)和黄斑中心凹2°固视率(P1 )、二元等高线椭圆面积(63%BCEA )。采用OCTA仪测量双眼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RT)、脉络膜层血流面积(CFA )、黄斑中心凹视网膜浅层及深层血流密度(FSVD、FDVD )、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AZ)面积及FAZ 300 μm宽度内的血流密度(FD-300 )。患眼均行25G标准三切口经睫状体平坦部PPV,其中联合或不联合ILM翻瓣分别为21、19只眼。手术后随访时间≥6个月。手术前后各指标比较行配对
t检验;logMAR视力与微视野变量、OCTA变量的相关性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手术前后患眼与对侧眼之间成对比较行非参数检验。
结果:手术后6个月,与手术前比较,患眼logMAR视力(
t=-12.33)、RMS (
t=7.94)、P1 (
t=3.21)、63%BCEA(
t=-3.98)、CRT (
t=-9.17)、CFA (
t=8.14)、FSVD (
t=3.75)、FDVD (
t=3.88)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FAZ面积(
t=-1.40)、FD-300 (
t =1.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手术后6个月logMAR视力与手术前logMAR视力、裂孔最小直径、RMS、P1、63%BCEA、FSVD、FDVD、FAZ相关(
r=0.432、0.527、-0.410、-0.383、0.349、-0.406、-0.373、0.407 ,
P<0.05)。手术后6个月患眼各指标均较手术前明显改善,但较对侧眼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PPV治疗IMH可有效提高患眼视力,改善视网膜功能和中心凹微血管循环状态;视网膜功能及血液循环变化对手术后视力有显著影响。
视网膜穿孔/外科学、视野、体层摄影术,光学相干、局部血流
36
2023-05-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53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