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cma.j.issn.1005-1015.2019.01.013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高危人群视网膜光阈值波动与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和神经节细胞复合体厚度改变的时间关系
目的 观察视网膜光阈值波动(LTF)与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神经节细胞复合体(GCC)厚度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高危人群中发生改变的时间关系和诊断准确率及敏感度.方法 纵向队列分析.2009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就诊且具有POAG高危因素者319例(319只眼)以及正常健康者50名(50只眼)(对照组)纳入研究.高危因素者每6个月、对照受检者每12个月行视野、OCT检查.POAG确诊标准:OCT检查出现垂直C/D≥0.6;视野检查出现早期缺损表现,依据青光眼视野损伤GSS2定量分级标准,中心视野的平均缺损及模式标准差超过临界区为视野早期缺损;检查结果具有连续可重复性.以未出现视野缺损和C/D≥0.6,符合可靠性指标并去除学习效应的第1次视野、OCT检查结果作为基线;当第1次达到POAG确诊标准时记录为转点,同时纳入POAG早期组并结束随访.末次随访后取检查数据以年为单位进行分段统计.观察POAG早期组、对照组受检者随访期间LTF及RNFL、GCC厚度变化规律,比较各时间段丢失速率和变化率,评估其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比较各时间段相关因素对POAG的预测价值,以及敏感性.结果 319例319只眼中,进入转点67例67只眼(POAG早期组),其中男性37例、女性30例.POAG早期组、对照组受检者平均随访时间分别为6.6、6.4年.转点时,POAG早期组患者平均RNFL、GCC厚度分别为(79.05±8.09)、(71.58±8.41)μm,平均LTF为(-6.05±7.02)dB;对照组受检者平均RNFL、GCC厚度分别为(93.49±6.24)、(79.72±6.32) μm,平均LTF为(-0.31±0.58) dB.两组受检者平均LTF以及RNFL、GCC厚度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97、-10.42、-5.60,P<0.001).POAG早期组患者RNFL、GCC厚度以及LTF的AUC随时间推移增大,敏感性逐渐增高.转点前5年至转点,RNFL厚度的AUC分别为0.15、0.65、0.71、0.77、0.85、0.92,敏感性分别为20%、56%、61%、65%、70%、76%;GCC厚度的AUC分别为0.12、0.53、0.69、0.74、0.82、0.90,敏感性分别为14%、53%、69%、74%、82%、90%;LTF的AUC分别为0.10、0.21、0.33、0.75、0.86、0.91,敏感性分别为7%、17%、44%、65%、78%、87%.结论 POAG出现结构性损伤的最早时间为确诊前4年,同期RNFL诊断敏感性优于GCC、LTF;POAG出现视功能损伤最早时间在确诊前2年,同期LTF诊断敏感性度优于RNFL、G-CC.
青光眼、开角型/诊断、视网膜光阈值波动、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复合体厚度、时间关系
3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60147;云南省科技计划面上项目2016FB125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81360147;Science and Technology Plan General Program of Yunnan province2016FB125
2019-04-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5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