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cma.j.issn.1005-1015.2018.04.011
天津医科大学本科学生脉络膜厚度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观察天津医科大学在校本科学生黄斑中心凹脉络膜厚度(ChT)分布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横断面研究.896名大学生的896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350名350只眼,女性546名546只眼;均为右眼.平均年龄(19.18±1.36)岁.根据等效球镜度数(SER),将受检眼分为非近视组、低度近视组、中度近视组、高度近视组,分别为59、251、356、230只眼.采用扫频光源光相干断层扫描仪测量黄斑中心凹ChT(SFCT).根据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研究组分区将黄斑中心凹6 mm范围内脉络膜划分为以黄斑中心凹为中心的3个同心圆,分别是直径为1 mm的中心区、1~3 mm的内环区、3~6 mm的外环区,共9个区.内环、外环4区分别为上方、下方、鼻侧、颞侧.观察不同区域、性别、屈光度组ChT的分布特点.双变量相关分析ChT与SER、眼轴长度(AL)的相关性.结果 896只眼平均SFCT为(221.28±67.35) μm.男性、女性平均SFCT分别为(227.20±69.38)、(217.50±65.80) μm;不同性别者SFC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75,P=0.038).与中心区ChT比较,仅外环下方区域Ch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86,P=0.932),其他区域Ch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973、-5.818、36.328、-3.065、-18.017、-10.595、57.007,P<0.001、<0.001、<0.001、0.002、<0.001、<0.001、<0.001).水平方向,ChT由鼻侧至颞侧逐渐增厚(F=2 251.558,P<0.001);垂直方向,ChT由上方至中心区逐渐降低;再至下方内环区增厚,至下方外环区再次降低(F=45.425,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FCT与AL呈负相关(r=-0.395,P<0.01),与SER呈正相关(r=0.478,P<0.01).近视度数每增长1D,SFCT下降约12.29μm,AL每增长1mm,SFCT下降约20.14 μm.结论 ChT随分布位置不同而变化,水平方向由鼻侧至颞侧逐渐增厚,垂直方向上方较中心处厚,下方内环区较外环区厚;性别、SER、AL均是SFCT的影响因素.
黄斑/生理学、脉络膜厚度、屈光不正、体层摄影术、光学相干、影响因素
34
R774.5(眼科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770901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81770901
2018-08-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363-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