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cma.j.issn.1005-1015.2012.03.015
视网膜变性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变化及其触发因素探讨
目的 观察探讨视网膜变性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的变化及其触发因素.方法 出生后21、60、90 d含色素的Royal College of Surgeons(RCS)-p+视网膜变性大鼠各6只,RCS-rdy+ -p+无视网膜变性大鼠各6只.立体定位下行大鼠上丘和外膝体荧光金逆行标记RGCs,荧光显微镜下观察RGCs细胞形态并计数.作视网膜铺片和切片,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RGCs细胞内钙成像情况,分析RGCs细胞内钙浓度的变化.结果 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出生后90 d,无视网膜变性大鼠RGCs分布于整个视网膜,细胞大小均一,细胞胞体和突起清晰可见;视网膜变性大鼠RGCs分布稀疏,细胞大小不一,细胞突起分枝数和范围减小,出现杆状或碎屑细胞.出生后21、60、90 d,视网膜变性大鼠RGCs数量分别为(5421.0±72.1)、(4195.0±136.4)、(2906.0±133.2)个/mm2.与无视网膜变性大鼠比较,出生后21d时其RGCs数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01,P>0.05);出生后60、90 d时其RGCs数量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172,30.131;P<0.05).出生后21d有无视网膜变性大鼠RGCs细胞内钙荧光强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45,P>0.05);出生后60、90 d视网膜变性大鼠RGCs细胞内钙荧光强度较无视网膜变性大鼠明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058,-15.015;P<0.0l).结论 视网膜变性大鼠RGCs发生变性死亡,细胞形态和数量受到显著影响.RGCs细胞内钙浓度的变化可能是视网膜变性中RGCs继发变性、死亡的触发因素.
视网膜变性/病理生理学、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生理学、钙/副作用、动物实验
28
R774.1(眼科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00446;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CSTC2008BB5135
2012-07-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27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