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cma.j.issn.1005-1015.2012.01.024
视网膜前出血和内界膜下出血
视网膜出血是许多眼底疾病的显著体征之一.按部位分类,有周边部、赤道部、后极部、视盘周围视网膜出血和玻璃体积血等;按形态分类,有点状、片状、火焰状视网膜出血等;按层次分类,有视网膜前出血、内界膜下出血、浅层出血(神经纤维层出血)、深层出血、视网膜下出血(神经上皮下出血)和视网膜色素上皮(RPE)下出血等[1].不同部位和层次的出血预示不同眼底疾病存在.有些眼底疾病尤其是在疾病后期,可存在多种形态、多个层次及部位的出血.区分不同部位和层次的视网膜出血,有利于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预后判断.所以,正确描述视网膜出血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临床上对视网膜前出血和内界膜下出血的描述常有混淆,即使在教科书和许多文献中对其的定义也不尽一致.有的将视网膜前出血定义为视网膜浅层的大量出血,血液聚集予视网膜内界膜与玻璃体后皮质之间[2,3];也有的认为其既可发生于神经纤维层与内界膜之间,也可发生于内界膜与玻璃体后皮质之间[4].尽管如此,在这些描述中有一个重要的共同点,是将后极部呈现液平面的出血形态定义为视网膜前出血的特征性表现.事实上,视网膜前出血和内界膜下出血截然不同,尽管两者都可出现液平面的表现,但引起这两类出血的疾病常不相同,且临床处理方式也不尽相同.
视网膜出血/诊断、视网膜出血/病因学、眼出血/诊断
28
R774.1(眼科学)
2012-04-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