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cma.j.issn.1005-1015.2009.04.14
应用液压冲击颅脑损伤仪建立大鼠外伤性视神经损伤动物模型
目的 观察应用液压冲击颅脑损伤仪(FPI)能否成功建立大鼠外伤性视神经损伤动物模型.方法 成年雌性Wister大鼠71只,随机选取5只为正常对照组,其余66只为模型组.模型组再随机分为3组.第1组8只大鼠,分别于损伤前、损伤后1、3 d、1、2、4、6、8周行双眼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及视神经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第2组56只大鼠,随机分成7个亚组,每个亚组8只大鼠,分别于损伤后1、3 d、1、2、4、6、8周行视网膜组织病理学及末端脱氧核苷酸移换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测定法(TUNEL)检测;第3组2只大鼠,分别于损伤后4、8周行视神经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根据打击力量不同.将损伤眼分为轻、重2组.重伤组打击锤以25.的预定角度打击视神经,平均打击力量(699.14±60.79)kPa,轻伤组以15°的预定角度打击,平均打击力量(243.18±20.26)kPa.每只大鼠右眼为重伤组,左眼为轻伤组.结果 重伤组损伤后1d主波潜伏期延长,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6,P<0.05);F-VEP振幅在损伤后2周内逐渐降低,2周后趋于稳定(F=1.98,P>0.05).轻伤组损伤后1 d主波潜伏期延长,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9,P<0.05);振幅在损伤后4周内逐渐降低,4周后趋于稳定(F=1.62,P>0.05).MRI检查显示,损伤后1 d视神经高信号,损伤后8周仍较明显.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损伤后1 d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GCL)可见毛细血管破裂出血;损伤后4周GCL内可见空化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损伤后3 d视网膜各层均出现凋亡阳性细胞;TUNEL染色发现损伤后1、2周凋亡阳性细胞明显增多.结论 应用FPI能成功建立大鼠外伤性视神经损伤模型.
颅脑损伤/并发症、视神经损伤/外科学、模型、动物
25
R774.6(眼科学)
2009-08-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3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