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cma.j.issn.1005-1015.2009.01.015
药物性玻璃体后脱离对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药物性玻璃体后脱离(PVD)对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的影响.方法 24只有色成年家兔,左眼为实验眼.兔自体富含血小板血浆玻璃体腔注射建立兔眼PVR模型,同时随机将实验兔分为A、B组及对照组,每组各8只眼.建模后3 h A组玻璃体腔内注入1 U纤溶酶(0.05 ml)+20 U透明质酸酶(0.05 m1)共0.1 ml、B组玻璃体腔内注入纤溶酶0.1 ml、对照组玻璃体腔内注入等量的平衡盐溶液.给药后1、7、28 d记录实验眼PVR级别,进行各组PVR等级评分,并行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眼部B型超声检查及视网膜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PVR模型成功建立,并在注药后7 d,A组发生完全性PVD 5只眼,不完全性PVD3只眼;B组不完全性PVD 5只眼,未见完全性PVD,另3只及对照组无PVD发生.A、B组在注药后28 d PVR等级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75.6,98.9;P=0.003,P=0.011);注药后7、28 d,A、B两组F-ERG b波波幅均高于对照组;产生PVD的眼中PVR级别均较无PVD的眼级别低,其中完全性PVD眼中PVR级别仅为0~1级.结论 在兔眼PVR建模后3 h,纤溶酶与透明质酸酶联合玻璃体腔注射诱导的完全性PVD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阻止兔眼PVR的发生和发展,纤溶酶单独或联合透明质酸酶玻璃体腔注射诱导的不完全性PVD对PVR的发展有减缓作用.
玻璃体视网膜病、增生性、玻璃体脱离、纤溶酶/投药和剂量、透明质酸酶/投药和剂量、动物实验
25
R776.4;R969(眼科学)
2009-04-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