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j.issn:1005-1015.2007.02.010
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后的眼压改变
目的 观察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TA)后眼压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在我院接受TA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的125例患者125只眼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52例,女性73例;年龄17~83岁,平均年龄56.5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49例,占39.20%;视网膜静脉阻塞(RVO)56例,占44.80%;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AMD)20例,占16.00%.治疗前1 d Goldmann眼压计测量的基础眼压为7.00~31 mm Hg(1 mm Hg=0.133 kPa),平均眼压为(14.69± 3.72)mm Hg.根据眼压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基础眼压偏低(<15.00 mm Hg)、偏高(≥15.00 mm Hg)2组,分别为64、61例.所有患者均接受4mg TA常规玻璃体腔注射治疗.治疗后1、3 d,1、2周,1个月同样方法测量眼压,以后每一个月复查眼压1次.随诊3~21个月,平均随诊时间5个月.以眼压≥21.00 mm Hg为眼压升高.对比分析患者治疗前后、不同病种以及不同年龄的眼压变化规律.结果 治疗后36例患者眼压升高,占28.8%.97.2%的患者眼压升高发生在治疗后3个月内,治疗后7个月恢复到基础水平.其中,基础眼压偏低组11例,占17.19%;基础眼压偏高组25例,占40.9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随访期峰值平均眼压(20.09±7.58)mm Hg,较治疗前平均眼压升高5.43 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53例治疗后峰值眼压比治疗前眼压高5.00 mm Hg,占42.4%.随访期峰值平均眼压DR组为(18.19±4.73)mm Hg,RVO组为(22.50±9.30)mm Hg,AMD组为(18.12±6.09)mm Hg.RVO组眼压升高发生率显著高于DR组和AMD组.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年龄为自变量,治疗后峰值眼压为因变量的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与治疗后眼压升高有关,年龄小,治疗后发生高眼压的风险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TA玻璃体腔注射后眼压升高较常见,治疗后眼压升高与治疗前基础眼压、年龄、病因相关,治疗前基础眼压偏高、患者年龄较小以及RVO患者TA玻璃体注射后容易发生眼压升高.
曲氨奈德、眼内压、糖皮质激素/副作用、眼疾病/药物疗法
23
R771;R45;R779.1(眼科学)
2008-03-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11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