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j.issn:1005-1015.2001.01.029
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先天性脉络膜缺损合并视网膜脱离
@@脉络膜缺损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眼底病,由眼泡胚裂闭合障碍所致。由于脉络膜缺损处视网膜发育不良呈变性萎缩状态,易出现视网膜裂孔或因玻璃体条索牵引而致视网膜脱离。以往采用巩膜扣带术治疗这类视网膜脱离成功率低,我们采用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这种复杂型视网膜脱离9例9只眼取得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先天性脉络膜缺损合并视网膜脱离患者9例9只眼,男4例,女5例;右眼7只,左眼2只。年龄1 0~32岁,25岁以下者8例,占88.9%。病程0. 5~3.0个月。术前患眼视力为光感~ 0.15,视力在0.01以下7只眼,占77.8%,其中光感者1只眼,眼前手动者3只眼,眼前数指者2只眼,0.01者1只眼,0.1 ~ 0.15者2只眼。脉络膜缺损累及视盘的4例患者术前视力均较差,为手动至眼前数指。除双眼脉络膜缺损外,双眼合并其他先天性异常:虹膜缺损9例,占100%;小眼球7例,占77.8%;眼球震颤5例,占55.6%;白内障及眼内斜各3例,各占33.3%;上睑下垂1例,占11.0%。对侧眼4只眼失明,占44.4%,均为先天性发育不良呈极小眼球;4只眼视力在0.2以下,仅1只眼视力为1.0。
患眼术前均用直接、间接检眼镜及三面镜进行详细检查及B型超声检查。9只眼在缺损区以外视网膜均呈扁平脱离,累及2至4个象限。视盘位于缺损区上方5只眼,位于缺损区内4只眼。 3只眼在缺损区内查见1~2个椭圆形可疑视网膜裂孔,在术中得到证实。其余6只眼在缺损区内外均未见视网膜裂孔。超声检查下9只眼均显示缺损区巩膜后凹。
全部病例均行睫状体平坦部三切口闭合式玻璃体切割术、眼内光凝、气液交换,5只眼眼内注入20% SF6,3只眼眼内注入15% C3F8,1只眼行硅油填充术,术后患者俯卧7~1 0 d。2只眼因术前严重白内障同时行经睫状体扁平部晶状体切除术;2只眼行巩膜环扎术。术中在Volk倒像角膜接触镜下对脉络膜缺损区及周边视网膜进行详查。全部患眼缺损区外均无玻璃体后脱离,术中切除中轴部玻璃体后,用玻璃体切割头负压吸引剥离玻璃体后界膜,再完全切除。气液交换与眼内引流同步进行,先通过脉络膜缺损区边缘或区内试行缓慢引流。气液交换过程中,8只眼在上述区域发现黏稠视网膜下液自裂孔处流出。其中1只眼视网膜裂孔位于缺损区边缘,其余眼视网膜裂孔位于缺损区内。1只眼术前术中均未找见裂孔,气液交换也未能使整个视网膜复位,行眼内电凝视网膜切开内引流,使视网膜完全复位。术中眼内光凝方法:围绕脉络膜缺损区行2~3排半导体激光光凝(波长532 nm)。缺损区累及视盘者,乳斑束区视网膜保留不行光凝,避免损害视功能。缺损周边部光凝困难者,术后5 ~ 7 d经裂隙灯投射系统氪离子激光补充光凝。对侧眼有视力的5只眼的脉络膜缺损区周围采用氪绿激光进行3排包绕性光凝,预防发生视网膜脱离。
无脉络膜/外科手术、玻璃体切除术、视网膜脱离/外科手术
17
R773.4;R779.6(眼科学)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页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