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术后肺静脉狭窄的危险因素分析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760/cma.j.cn112434-20200225-00073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术后肺静脉狭窄的危险因素分析

引用
目的:分析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术后肺静脉狭窄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12月至2018年1月在北京安贞医院小儿心脏中心进行手术治疗的所有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患儿,排除合并单心室、心房反位等复杂畸形。依据术后是否出现肺静脉狭窄,将患儿分为肺静脉狭窄组和无肺静脉狭窄组。比较两组患儿接受手术时的各项临床变量,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带入 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 结果:入选患儿共145例,其中男91例(63%),女54例。患儿手术时中位年龄4(2,8)个月,中位体质量5.5(4.5,7.5)kg。术后随访(51±23)个月,27例(18.6%)出现肺静脉狭窄。术后出现肺静脉狭窄组与无肺静脉狭窄组相比,解剖分型[心上型18(67%)对59(50%),心内型4(15%)对50(42%),心下型3(11%)对1(1%),混合型2(7%)对8(7%), P=0.003]、术前有无肺静脉狭窄[有19(70%)对37(31%),无8(30%)对81(69%), P<0.001]、是否合并其他畸形[是13(48%)对27(23%),否14(52%)对91(77%), P=0.008]、体外循环[109(89,129)min对88(70,110)min, P=0.002]等变量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经多因素分析后显示术前存在肺静脉狭窄( P<0.001)及体外循环( P=0.009)为术后出现肺静脉狭窄的危险因素。 结论: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术后肺静脉狭窄的发生率仍较高,尤其术前合并肺静脉狭窄,或术中体外循环过长,术后应加强随访,警惕肺静脉再狭窄的发生。

先天性心脏病、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肺静脉狭窄、危险因素

37

2023-05-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669-672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1001-4497

11-2434/R

37

2021,37(1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