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cma.j.issn.1001-4497.2015.03.009
临床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1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
目的 总结临床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病例,分析肺内(N1)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以提高术前N分期的准确性,指导手术方式及治疗策略的制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至2013年12月手术治疗的612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筛选出临床Ⅰ期NSCLC发生肺内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术后病理为pN1者59例(9.6%,59/612).单因素分析显示,男性、吸烟史、肿瘤直径、肿瘤位置(中央型)、病理类型(非腺癌)、肿瘤分化程度及肿瘤周边脉管微浸润为临床Ⅰ期NSCLC患者发生N1转移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直径(OR=1.903,P<0.01)、肿瘤分化程度(OR=2.591,P<0.01)和脉管浸润(OR=6.170,P<0.01)是临床Ⅰ期NSCLC患者发生N1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对肿瘤直径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得出2 cm作为肿瘤直径的临界点,肿瘤直径≤2 cm时,N1转移率为4.9%;肿瘤直径>2 cm时,N1转移率为15.0%(P=0.003).结论 临床Ⅰ期NSCLC患者的肺内淋巴结转移率(pN1)为9.6%.肿瘤直径,肿瘤分化程度和脉管浸润为临床Ⅰ期NSCLC肺内淋巴结转移(PN1)的独立危险因素.直径>2 cm的临床Ⅰ期NSCLC患者术前应考虑行PET-CT或者EBUS-TBNA等有创检查以明确N分期.
非小细胞肺癌、肺内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
31
R734.2;R563;R655.5
2015-04-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161-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