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cma.j.issn.1001-4497.2001.01.029
外伤性室间隔缺损并主动脉右冠状窦穿孔1例
病儿 男,14岁。左胸刀刺伤术后出现活动性心悸、气短9个月。1998年6月行急诊手术。术中见心包有一2.5 cm长伤口,切开心包引出积血150 ml,凝血块300 g。右室流出道前壁有1 cm长裂口出血,直接缝合之。术后第1 d左侧胸壁有震颤感,术后15 d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膜部室间隔缺损(室缺)、右瓦氏窦瘤破裂、动脉导管未闭。
出院后一直有活动后心悸、气短。查体:心前区搏动弥散,胸骨左缘2~4肋间可触及连续性震颤并可闻及连续性杂音,周围血管征阳性。超声心动图示主动脉右冠状窦收缩期呈“乳头状”向右室膨出,顶部回声中断0.5 cm,室间隔回声中断0.7 cm,轻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1999年3月在全麻体外循环下手术。术中见右室流出道有一缝线瘢痕。切开右室见肺动脉瓣环下方一直径0.6 cm刀刺伤室缺,未发现主动脉窦瘤,主动脉右冠状窦内有一0.4 cm×0.2 cm外伤性穿孔。手术经右室切口缝合室缺;切开升主动脉,用5-0 prolene线缝合右冠状窦穿孔。术后恢复顺利,随访2个月心功能恢复正常。
讨论 外伤性室缺病人均有明确的心脏外伤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是诊断外伤性室缺的重要工具,可以确定缺损的部位、大小及邻近结构有无合并损伤。但心脏穿透伤病人往往病情危重,出现失血性休克或心脏压塞等危及生命的征象,来不及进行超声检查而急诊手术,手术有时会忽视进一步探查。本例即因急诊手术时未发现有外伤性室缺及主动脉窦外伤穿孔而延误诊治。因此,对于心脏穿透伤病人不应满足于裂口修补、控制出血,而应作全面仔细检查,防止遗漏其它部位的损伤。
对于心脏穿透伤合并外伤性室缺等心内结构损伤,一般认为,伤后2~3个月修复心内结构损伤较为适宜。因为较小的外伤性室缺有自愈可能,伤后2~3个月时穿孔边缘有纤维组织形成,标志清楚,容易缝合且牢固。但若穿孔较大,心衰难以控制者应尽早手术修补。也有在心脏裂口修补术中,通过触诊或应用食管内超声心动图检出有外伤性室缺等心内结构损伤,而在体外循环下同期手术修补的报道〔1〕。
外伤性、膜部室间隔缺损、主动脉窦瘤、冠状窦、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急诊手术、心脏穿透伤、结构损伤、右室流出道、穿孔、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体外循环、术后、手术修补、检查、缝合、瓦氏窦瘤破裂、裂口、连续性、动脉导管未闭
17
R654(外科学各论)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页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