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cma.j.issn.0253-3758.2019.06.010
我国居民2002至2016年心血管病死亡率及其变化趋势
目的 分析我国居民2002至2016年心血管病死亡率及其变化趋势.方法 使用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03至2012年)和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2013至2017年)数据,计算我国居民2002至2016年心血管病年龄标化死亡率(ASMR),并使用Joinpoint回归模型估算心血管病ASMR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和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结果 (1)2002至2016年,我国心血管病ASMR分别为225.65/10万、242.74/10万、214.63/10万、240.97/10万、195.24/10万、201.50/10万、208.83/10万、248.44/10万、261.38/10万、231.98/10万、210.25/10万、237.80/10万、235.21/10万、237.58/10万和237.25/10万,心血管病ASM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APC=0.2%,P>0.05);慢性风湿性心脏病ASMR显著下降(AAPC=-4.5%,P<0.05),脑血管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和缺血性心脏病ASM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AAPC=0,P>0.05;AAPC=2.0%,P>0.05;AAPC=4.3%,P>0.05).(2)2002至2016年,城市和农村心血管病ASM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AAPC=-0.7%,P>0.05;AAPC=0.8%,P>0.05);城市和农村慢性风湿性心脏病ASMR显著下降(分别为AAPC=-4.4%,P<0.05;AAPC=-4.6%,P<0.05).(3)2002至2016年,男性和女性心血管病ASM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AAPC=-0.3%,P>0.05;AAPC=-0.2%,P>0.05);女性慢性风湿性心脏病ASMR下降(AAPC=-4.2%,P<0.05);男性和女性缺血性心脏病ASMR升高(分别为AAPC=4.7%,P<0.05;AAPC=5.2%,P<0.05).(4)2002至2016年,15~34岁居民心血管病ASMR呈上升趋势(AAPC=3.1,P<0.05);35~64岁和≥65岁居民心血管病ASM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AAPC=-0.1%,P>0.05;AAPC=-0.2%,P>0.05).结论 2002至2016年我国心血管病ASMR总体保持稳定,青年人群心血管病ASMR呈上升趋势.
死亡率、心血管病
47
2019-07-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479-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