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动脉僵硬度的关系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760/cma.j.issn.0253-3758.2013.04.006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动脉僵硬度的关系

引用
目的 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动脉僵硬度的关系.方法 以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了解心血管危险因素情况,用Complior系统测量颈股段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用cfPWV评价动脉僵硬度,将cfPWV> 12 m/s作为动脉僵硬度增高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动脉儒硬度正常组(844例)与增高组(530例).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TaqMan探针法获得1374例PPARα、PPARδ、PPARγCla基因的rs1053049、rs1800234和rs8192678等3个SNP位点基因型,分析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基因型与动脉僵硬度的关系.结果 动脉僵硬度增高组的平均年龄[(67.9±8.8)岁比(58.0±9.7)岁]、高血压[71.1% (377/530)比30.5% (257/844)]和糖尿病发生率[21.7% (115/530)比11.0%(93/844)]均高于动脉僵硬度正常组(P均<0.01).动脉僵硬度正常与增高组,rs8192678的CC基因型分别为272例(32.2%)和163例(30.8%),CT基因型分别为411例(48.7%)和276例(52.1%),TT基因型分别为161例(19.1%)和91例(17.2%);rs1053049的CC基因型分别为470例(55.7%)和272例(51.3%),CT基因型分别为310例(36.7%)和207例(39.1%),TT基因型分别为64例(7.6%)和51例(9.6%);rs1800234其CC基因型分别为746例(88.4%)和479例(90.4%),CT +TT基因型分别为98例(11.6%)和51例(9.6%).两组间3个SNP位点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年龄、高血压、糖尿病等心血管危险大因素与动脉僵硬度相关,未发现PPAR、PPARγCla基因的SNP位点与动脉僵硬度相关.

动脉硬化、多态性、单核苷酸、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41

Q52;R544.1;R735.34

2013-07-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288-292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0253-3758

11-2148/R

41

2013,41(4)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