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不同模式干预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细胞凋亡的作用比较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877/cma.j.issn.2095-1221.2016.01.006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不同模式干预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细胞凋亡的作用比较

引用
目的 对比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不同模式干预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胰岛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与TLR4/NF-κB炎症通路的关系.方法 将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T2DM组、UCMSC A组和UCMSC B组,每组8只,予相应干预8周:UCMSC以尾静脉输注方式干预,其中UCMSCA组采用单次大量模式(细胞数20×106个);UCMSC B组采用多次足量序贯模式(每次细胞数5×106个,每两周干预1次共4次).定期检测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BG)、胰岛素(INS)、C肽(C-P);观察胰腺组织形态变化;TUNEL法检测胰岛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胰腺组织TLR4、NF-κB及IL-6蛋白表达水平.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治疗8周末,与T2DM组比较,UCMSC A组和UCMSC B组大鼠FBG均呈明显下降,其中UCMSC B组明显低于UCMSC A组[(20.0±3.5)比(13.1±1.7)、(7.2±2.2)],P<0.05;与T2DM组比较,两个治疗组大鼠INS和C-P水平呈不同程度增高;T2DM组大鼠胰腺组织形态紊乱,仅见少量胰岛细胞团存在,而两个治疗组大鼠胰腺组织形态呈不同程度改善;与T2DM组比较,两个治疗组大鼠胰岛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降低,以UCMSC B组为甚;与T2DM组比较,两个治疗组大鼠胰腺组织TLR4、NF-κB及IL-6蛋白表达降低,以UCMSC B组为甚,分别为(1.58±0.43)比(1.15±0.27)、(0.96±0.20),(1.06±0.22)比(0.80±0.15)、(0.62±0.10),(0.91±0.10)比(0.77±0.09)、(0.60±0.16),均P<0.05.结论 多次足量序贯输注干预模式对2型糖尿病大鼠糖代谢和胰岛分泌功能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下调TLR4/NF-κB炎症通路抑制胰岛β细胞凋亡相关.

糖尿病、2型、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胰岛、细胞凋亡

6

R6 ;TU8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2J01403;全军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十二五”计划CWSIIJ254

2016-07-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36-41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细胞与干细胞杂志(电子版)

2095-1221

11-9310/R

6

2016,6(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