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Ⅱ.4型诺如病毒GZ121株P蛋白的表达及其结合HBGA受体特征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760/cma.j.issn.0254-5101.2013.04.007

GⅡ.4型诺如病毒GZ121株P蛋白的表达及其结合HBGA受体特征

引用
目的 建立我国流行优势株GⅡ.4型诺如病毒(GZ121)P蛋白(包括P颗粒和P二聚体)的原核表达系统,并明确其结合HBGAs受体的能力和方式.方法 从GⅡ.4型诺如病毒GZ121株基因组中克隆P区域基因片段,通过构建P区域氨基酸序列进化树,确定其基因簇.构建含铰链Hinge-P和不含铰链P-CDCRGDCFC的pGEX4T-1原核表达质粒,将构建的原核表达载体导入大肠杆菌(E coliBL21,用0.6 mmol/L IPTG(isoProPylthio-β-D-galaetoside)过夜诱导P颗粒(不含铰链)和P二聚体(含铰链)在BL21中表达.目的重组蛋白经溶血酶酶切和FPLC鉴定分析,用EIA法检测P颗粒和P二聚体与HBGAs的结合特征.结果 GZ121株诺如病毒为GⅡ.4基因型2004簇(GⅡ.4/2004 cluster).SDS-PAGE分析确定P颗粒和P二聚体相对分子质量(Mr)约为36×103,大小与报道相符.重组P颗粒经FPLC证实,其在Mr约为830×103处形成特异的P颗粒波峰,Western blot技术证实了重组P蛋白的特异性.EIA分析结果表明,GZ121株P蛋白与A、B、O型唾液均能结合,与非分泌型唾液不结合,而P颗粒结合HBGAs受体能力是P二聚体的80~ 100倍,与96簇VA387 P颗粒相比,其结合O型能力增强,而结合A型能力稍弱.结论 我国优势流行株GⅡ.4型诺如病毒P蛋白的表达成功及其与HBGAs受体结合模型的建立,为今后研究我国诺如病毒的流行进化规律及疫苗的开发研究奠定了实验基础.

诺如病毒、原核表达系统、P颗粒、P二聚体、HBGAs受体

33

R378.911;H314.2;H146.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新教师类;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

2013-06-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270-275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0254-5101

11-2309/R

33

2013,33(4)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