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1-2781.2001.04.026
福州市不同类型社区蚊虫分布特征与孳生习性
目的:探讨城市不同类型社区蚊虫分布规律与孳生习性;方法:调查孳生地种类,捕捞幼虫计数密度(条/勺),搜捕人房计算成蚊密度指数(只/间),户外诱捕计算刺叮率(只/人工小时);结果:调查8类社区35个单位和居民区,致倦库蚊是福州城区夜间优势蚊种,大学校园密度最高,刺叮率和人房密度指数为19.5只、7.5只,主要孳生环境为开放式水沟和下水道口.白纹伊蚊在机关、医院、学校等社区的主要孳生环境是阳台积水和花圃包括屋顶花圃的蓄水缸,纪念馆和寺庙的蓄水古缸,大量露天堆放的空啤酒瓶和轮胎是啤酒厂和轮胎厂的重要孳生环境,后者刺叮率最高达30.5只;结论:城市不同类型社区主要危害蚊种分布和孳生习性明显不同,因地制宜开展环境治理是减少城市蚊虫危害的根本措施.
社区、蚊虫、分布特征、孳生习性
7
R1(预防医学、卫生学)
2007-06-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