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卒中后microRNA的调控作用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760/cma.j.issn.0254-1424.2012.02.025

缺血性脑卒中后microRNA的调控作用

引用
全球范围内脑卒中造成的死亡在各类疾病造成的死因中位居第三位,缺血性脑卒中是中国最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以人群为基础的研究发现,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占总脑卒中的45.5%~75.9%[1].在缺血性脑卒中后的功能康复过程中,除了运用促进神经再生的药物、传统的运动疗法和各种物理因子疗法外,人们还探索脑机接口、经颅磁刺激、使用生长因子、诱导神经干细胞定向分化等新型的治疗方法.要真正实现脑卒中后脑功能康复,必须清楚认识大脑各部分功能以及细胞之间是如何进行信号的组织与传递的,即“神经网络编码”.近年来一类新的非编码microRNA( miRNA)引起科学家们的关注,miRNA参与细胞的转录后调节,在胚胎发育、细胞增殖、细胞分化、凋亡、代谢等一系列生命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2].深入探索miRNA针对缺血性脑卒中分子病理学的调控机制,可能有助于我们理解某些康复治疗的作用机制,为寻找有效的神经康复治疗措施提供新思路.

缺血性脑卒中、脑卒中后、microRNA、神经干细胞、人群为基础的研究、康复治疗措施、功能康复、miRNA、转录后调节、脑血管疾病、经颅磁刺激、分子病理学、作用机制、中国、治疗方法、运动疗法、细胞增殖、细胞分化、物理因子、网络编码

34

R742(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2012-06-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153-156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0254-1424

42-1666/R

34

2012,34(2)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