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cma.j.cn112139-20230331-00132
降结肠、乙状结肠癌及直肠癌第253组淋巴结转移影响因素及预后分析的多中心研究
目的:探讨降结肠、乙状结肠癌及直肠癌第253组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总结第253组淋巴结阳性患者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协和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和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完成手术的降结肠癌、乙状结肠癌、直乙交界癌和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共纳入3 016例患者,男性1 848例,女性1 168例,年龄≥60岁者1 675例,年龄<60岁者1 341例。利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第253组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根据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以其他中心数据作为外部验证集,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和校准曲线评价列线图有效性。利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数据,将第253组淋巴结阳性组与阴性组进行1∶2倾向性评分匹配,卡钳值为0.05。采用多因素 Cox比例风险模型筛选独立预后因素。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结果:(1)肿瘤最大径≥5 cm(
OR=4.496,95%
CI:1.344~15.035,
P=0.015)、T分期(T4期比T1期,
OR=11.284,95%
CI:7.122~15.646,
P<0.01)、N分期(N2期比N0期,
OR=60.554,95%
CI:7.813~469.055,
P=0.043)、肿瘤分化程度(中分化比高分化,
OR=1.044,95%
CI:1.009~1.203,
P=0.044;低分化比高分化,
OR=1.013,95%
CI:1.002~1.081,
P=0.013)、肿瘤位置(乙状结肠比降结肠,
OR=9.307,95%
CI:2.236~38.740,
P=0.002)、病理学类型(黏液腺癌比腺癌,
OR=79.923,95%
CI:15.113~422.654,
P<0.01;印戒细胞癌比腺癌,
OR=27.309,95%
CI:4.191~177.944,
P<0.01)、脉管瘤栓阳性(
OR=3.490,95%
CI:1.033~11.793,
P=0.044)是第253组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2)列线图预测模型训练集曲线下面积为0.912(95%
CI:0.869~0.955),外部验证集曲线下面积为0.921(95%
CI:0.903~0.937)。校准曲线显示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际观测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3)倾向性评分匹配后,阴性组未达到中位生存期,阳性组中位生存期为20个月,阴性组1、3、5年总体生存期分别为83.9%、61.3%、51.6%,阳性组分别为63.2%、36.8%、15.8%。T4期(
HR=3.067,95%
CI:2.357~3.990,
P<0.01)、N2期(
HR=1.221,95%
CI:0.979~1.523,
P=0.043)、第253组淋巴结阳性(
HR=2.902,95%
CI:1.987~4.237,
P<0.01)是独立的不良预后因素。
结论:肿瘤最大径≥5 cm、T4期、N2期、肿瘤位于乙状结肠、不良病理学类型、低分化和脉管癌栓是第253组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第253组淋巴结阳性提示预后较差,对于有上述因素的肠癌患者应严格清扫第253组淋巴结。
结直肠肿瘤、结直肠外科手术、第253组淋巴结、多中心研究、列线图、倾向性匹配
61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项目2022-I2M-C&T-B-057;CAMS Innovation Fund for Medical Science2022-I2M-C&T-B-057
2024-01-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760-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