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cma.j.cn112139-20230403-00137
基于不良病理学特征的Ⅰ~Ⅲ期结肠癌预后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目的:探讨基于术后不良病理学特征建立Ⅰ~Ⅲ期结肠癌预后预测模型的效力。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就诊于国内7家三甲医院的Ⅰ~Ⅲ期结肠癌患者的病理学及预后信息,共纳入1 650例患者,男性963例,女性687例,年龄[
M(IQR)]62(18)岁(范围:14~100岁)。中位随访时间51个月。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筛选不良病理学特征、制作列线图和评分模型,选用Bootstrap重抽样法进行模型的内部验证,使用一致性指数评价模型的区分度,利用校准曲线评估模型的校准度,使用Kaplan-Meier法绘制风险分组后的生存曲线,使用Cox单因素回归比较亚组间生存率的差异。
结果:无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包括年龄(
HR=1.020,95%
CI:1.008~1.033,
P=0.001)、T分期(T3:
HR=1.995,95%
CI:1.062~3.750,
P=0.032;T4:
HR=4.196,95%
CI:2.188~8.045,
P<0.01)、N分期(N1:
HR=1.834,95%
CI:1.307~2.574,
P<0.01;N2:
HR=3.970,95%
CI:2.724~5.787,
P<0.01)和淋巴结获取数目(≥36枚:
HR=0.438,95%
CI:0.242~0.790,
P=0.006)。基于年龄、T分期、N分期、淋巴结分类二分类变量(<12枚和≥12枚)的评分模型(模型1)的一致性指数为0.723,基于年龄、T分期、N分期、淋巴结分类多分类变量(<12枚、12~<24枚、24~<36枚、≥36枚)的评分模型(模型2)的一致性指数为0.726。建立基于淋巴结多分类变量的评分系统,将风险评分≤1 划分为低危组(
n=711),2~4划分为中危组(
n=626),≥5 划分为高危组(
n=313),3 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6.3%、89.0%、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淋巴结获取数量是Ⅰ~Ⅲ期结肠癌患者术后无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将其作为多分类变量与T、N分期联合具有良好的预后预测效力。
结肠肿瘤、结肠切除术、预测模型、淋巴结获取
6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2172437;中央高水平医院临床科研业务费2022-PUMCH-B-005;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62172437;National High Level Hospital Clinical Research2022-PUMCH-B-005
2024-01-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753-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