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cma.j.cn112139-20200525-00408
完全性锁骨下动脉硬化闭塞外科治疗单中心67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锁骨下动脉完全闭塞患者的外科治疗方式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7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血管中心一病区收治的67例锁骨下动脉硬化闭塞疾病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51例,女性16例,年龄(61.7±8.2)岁(范围:37~79岁)。根据患者身体状况、手术意愿、主动脉弓Myla分型及病变是否近椎动脉等情况,采用开放手术或腔内手术进行治疗。采用
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χ
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腔内治疗技术成功率的相关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累积通畅率并绘制相应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进行组间比较。以锁骨下动脉近心端残端长度为变量绘制腔内治疗开通与否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通过约登指数确定残端长度的最佳截点值。
结果:18例患者接受开放手术;49例患者采用腔内治疗尝试开通闭塞血管,左侧病变38例,右侧病变11例,34例成功开通;15例开通失败患者中,10例择期行开放手术,5例保守治疗。腔内治疗技术成功率为69.4%(34/49),左侧为81.6%(31/38),右侧为3/11。腔内开通成功患者中,锁骨下动脉硬化闭塞近心端残端长度≥6 mm的比例高于开通失败者(23/34比4/15,χ
2=5.506,
P=0.019)。腔内治疗组1例术后发生左胸外侧皮下出血,开放手术组术后1例发生淋巴漏。随访3~4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2个月,术后12、24个月累积通畅率腔内治疗组为92.6%、82.9%,开放手术组为90.8%、84.3%。吸烟患者腔内治疗术后24个月累积通畅率低于不吸烟患者(70.2%比100%,
P=0.048)。Cox比例风险模型中没有发现锁骨下动脉闭塞患者术后通畅率的独立预后因素。
结论:腔内治疗可用于治疗部分符合条件的锁骨下动脉硬化闭塞患者,左侧比右侧腔内治疗成功率更高,锁骨下动脉近心端残端长度与技术成功率有关。
动脉闭塞性疾病、锁骨下动脉、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支架
5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870350;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基金2018-2Z-4037;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81870350;Capital Health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Special2018-2Z-4037
2023-05-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852-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