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骨盆投射角与腰椎前凸角之差对退变性脊柱侧凸后路长节段内固定术后效果的影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760/cma.j.issn.0529-5815.2017.06.007

不同骨盆投射角与腰椎前凸角之差对退变性脊柱侧凸后路长节段内固定术后效果的影响

引用
目的 探讨后路长节段内固定术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凸术后即刻不同骨盆投射角与腰椎前凸角之差(PI-LL)对术后脊柱侧凸矫正度、生活质量及内固定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骨科行后路长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治疗的79例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的资料,男性21例,女性58例,年龄55~72岁,平均(63.4±4.8)岁.将患者按照术后即刻PI-LL的大小,分为<10°组(25例)、10°~20°组(32例)和>20°组(22例).比较手术前后Cobb角、PI-LL、日本骨科协会(JOA)评估治疗分数、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视觉模拟评分(VAS)、腰椎僵硬功能障碍指数(LSDI).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非连续变量采用χ2检验;采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比较术后PI-LL与临床疗效及影像学参数的关系.结果 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术中无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145~310 min,平均(235.3±42.0)min,出血量300~5 300 ml,平均(1 021±787)ml,住院时间12~18 d,平均(14.5±1.3)d.共4~10个节段进行固定融合,平均(7.0±1.1)个.与术前相比,术后脊柱侧凸Cobb角[(4.2±1.8)°比(20.1±2.7)°]、PI-LL [(16.1±8.6)°比(36.0±4.3)°]、JOA(3.0±1.3比5.5±1.2)、ODI(24.4±8.1比62.9±2.7)、VAS(3.0±1.0比6.8±1.3)均降低(t=18.539~53.826,P值均<0.01).与术前相比,<10°组、10°~20°组和>20°组患者术后脊柱侧凸Cobb角[(4.1±2.7)°比(19.5±2.7)°、(4.0±1.4)°比(20.2±2.4)°、(4.7±0.9)°比(20.6±3.0)°](t=21.148~45.355,P值均<0.01)和PI-LL[(5.2±2.8)°比(35.8±4.9)°、(17.9±2.9)°比(37.2±3.9)°、(25.8±2.7)°比(34.5±4.0)°](t=7.227~38.250,P值均<0.01)均降低,三组PI-LL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6.163,P<0.01).与术前相比,<10°组、10°~20°组和>20°组患者末次随访时ODI(27.7±4.9比63.3±2.6、17.7±5.9比63.1±2.8、30.6±6.5比62.3±2.5)(t=21.218~50.858,P值均<0.01)、JOA(2.8±1.2比5.2±1.2、3.3±1.1比5.7±1.1、2.8±1.7比5.7±1.2)(t=9.042~16.025,P值均<0.01)、VAS(2.9±1.2比7.0±1.3、3.3±0.9比7.0±1.4、2.9±0.8比6.3±1.2)(t=16.073~22.214,P值均<0.01)均降低;三组之间末次随访时ODI和LSDI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477,P<0.01;F=37.063,P<0.01).线性回归结果显示,末次随访时PI-LL与LSDI呈负相关(B=-5.838,P<0.01).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5年,平均(3.1±0.7)年.术后3年出现近端交界性后凸形成(PJK)19例,内固定松动6例;8例患者因明显局部疼痛及下肢症状进行了翻修手术;<10°组、10°~20°组和>20°组三组之间PJK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64,P=0.039).结论 后路长节段内固定融合术治疗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后将术后PI-LL矫正至10°~20°疗效最好,可明显降低PJK的发生.为了矫正PI-LL而使术后LL过大,可能加重术后腰椎僵硬程度.

脊柱侧凸、脊柱融合术、长节段内固定术、骨盆投射角、腰椎前凸角

55

TM9;O14

2017-06-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435-440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外科杂志

0529-5815

11-2139/R

55

2017,55(6)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