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后凸畸形的临床特征和外科治疗策略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760/cma.j.issn.0529-5815.2010.20.008

颈椎后凸畸形的临床特征和外科治疗策略

引用
目的 分析颈椎后凸畸形的临床特征和治疗策略.方法 自2006年3月至2009年10月治疗颈椎后凸畸形31例.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影像学表现对其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手术组9例:男性4例,女性5例,年龄17~72岁,平均35岁;其中继发性后凸畸形4例,特发性颈椎后凸畸形5例.保守治疗组22例:男性11例,女性11例,年龄14~40岁,平均29岁,均为特发性颈椎后凸畸形.手术组:术前及术后1周,按美国脊髓损伤协会的脊髓损伤神经分级标准(AISA)对患者进行评估,术后定期复查颈椎正侧位X线片,并在手术后1周及之后每6个月复查1次颈椎MRI,以评估患者矫形、融合效果及脊髓减压情况.保守治疗组:每个月拍摄颈椎正侧位X线片评估治疗效果.分析此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策略.结果 手术组:术后3 d颈椎侧位片示:Cobb角平均-1.3°(术前54.2°),AISA评分神经功能明显改善,随访时间6~18个月,未见内固定和融合失败.保守组:治疗后4个月Cobb角平均-5.4°(治疗前11.2°),颈项肩背痛症状基本消失,随访3~24个月未见症状复发.结论 早期采用体位疗法、石膏支具纠正颈椎生物力学的失衡可以阻止颈椎后凸畸形的发展.根据患者的临床特征,采用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能够充分矫正严重的颈椎后凸畸形.

颈椎、脊柱后凸、临床特征、治疗策略

48

R6(外科学)

2010-11-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1546-1549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外科杂志

0529-5815

11-2139/R

48

2010,48(20)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