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j:issn:0529-5815.2001.08.014
肠道储尿囊粘膜远期形态学改变的研究
目的初步探讨术后肠道储尿囊粘膜远期形态学的变化与临床并发症的关系. 方法肠道储尿囊代膀胱术后随访25例患者,其中结肠储尿囊15例,回肠储尿囊10例.取得活检组织后行光镜和电镜检查. 结果结肠储尿囊术后远期病例肠粘膜腺体深度为(0.17±0.04)mm,明显浅于对照组腺体深度[(0.42±0.04)mm],微绒毛高度为(0.35±0.05)μm,明显短于对照组微绒毛高度(0.69±0.08)μm,出现粘膜明显萎缩;回肠储尿囊术后肠粘膜绒毛高度,近期组为(0.61±0.22)mm,远期组为(0.37±0.16)mm,与对照组(0.41±0.14)mm比较,远期、近期都有明显的粘膜萎缩.在远期病例,2种储尿囊粘膜上皮细胞的紧密连接都保持良好.没有发现明显恶变的形态学征象.发生了代谢性酸中毒或储尿囊结石的病例在粘膜形态结构上无特殊改变. 结论术后肠道储尿囊粘膜出现了结构上的萎缩,是"适应性”的变化,认为肠管是一种良好的膀胱替代物.
尿囊、肠粘膜、人工膀胱、可控性
39
R69(泌尿科学(泌尿生殖系疾病))
广东省科技攻关项目9622050-01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616-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