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组织中缺乏IgG线样沉积的抗肾小球基底膜病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760/cma.j.issn.1001-7097.2011.12.001

肾组织中缺乏IgG线样沉积的抗肾小球基底膜病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

引用
目的 研究肾组织中缺乏IgG沿肾小球毛细血管袢线样沉积的抗肾小球基底膜(GBM)病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预后特点.方法 选取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1991年至2008年确诊的抗GBM病患者93例,其中40例肾脏病理中冰冻切片直接免疫荧光检查缺乏IgG沿肾小球毛细血管袢沉积的患者为研究组(A组),53例肾组织中有IgG沿肾小球毛细血管袢线样沉积的经典抗GBM病患者为对照组(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和预后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咯血、少尿或无尿和肉眼血尿的发生率、蛋白尿水平、贫血程度、循环中抗GBM抗体百分结合率、ANCA阳性率、肾脏病理肾小球中新月体的比例及组成成分、患者的生存率以及肾脏预后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肾组织中缺乏IgG沉积的患者,从起病到确诊所需的时间较长(68 d比36 d,P=0.013);确诊时的血肌酐水平较低(716.0μmol/L比896.8 μmol/L,P=0.027).其中4例患者肾组织石蜡切片行直接免疫荧光检查可以见到IgG沿GBM呈线样沉积.结论 肾脏病理冰冻切片直接免疫荧光缺乏IgG线样沉积的抗GBM病患者,与经典抗GBM病患者相比,肾脏病变进展较慢,但其他临床及病理表现并无显著差异,肾脏预后及患者存活率亦无显著差异.因此,临床上应尽早检测血清抗GBM抗体,早期给予血浆置换治疗,以改善预后.

肾小球基底膜、自身抗体、荧光抗体技术、预后、临床表型、肾脏病理

27

R692(泌尿科学(泌尿生殖系疾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01020;高等教育博士学科点专项基金新教师基金200800011064

2012-03-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871-876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肾脏病杂志

1001-7097

44-1217/R

27

2011,27(12)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