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因素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877/cma.j.issn.1674-1358.2019.05.011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因素

引用
目的 研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骨科手术后发生手术部位感染(SSI)的危险因素以及预防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住院行骨科手术的HIV/AIDS患者共79例,根据是否发生手术部位感染将其分为手术切口感染组(21例)和非感染组(58例).分析两组患者SSI发生率,筛选SSI影响因素,并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79例行骨科手术的HIV/AIDS患者中发生SSI者共21例(26.58%),其中13例为切口浅部感染,5例为深部感染,3例为腔隙感染.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患者年龄基础疾病(糖尿病)、合并疾病(结核)、术前HIV RNA载量、术后1周红细胞沉降率(ESR)、术后1周C-反应蛋白(CRP)、手术时程、住院时间、腰部及下肢手术部位、BMI指数、CD4+T计数、CD8+T计数、CD4+/CD8+T、白细胞(WBC)和血红蛋白(HG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将临床中及以往文献报道的SSI相关因素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ALB、BMI、CD4+T计数、HGB、WBC、合并疾病(结核)、手术类型、手术部位、手术时程、切口类型、麻醉类型和术中出血量均为HIV/AIDS患者骨科相关手术部位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 行骨科手术的HIV/AIDS患者为SSI高危人群,应针对其危险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干预,积极治疗基础疾病,纠正贫血、低蛋白血症,合理围手术期用药包括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进行免疫重建、应用抗菌药物以预防性抗感染治疗;尽量控制术中出血量,减少手术时间,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尽可能降低手术切口感染.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手术部位、感染、骨科、危险因素

13

R44;R28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项目首发2018-2-2174;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一般项目KM201810025029;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首诊课题Z191100006619060

2019-12-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407-413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1674-1358

11-9284/R

13

2019,13(5)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