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脂肪混合颗粒脂肪移植在瘢痕性面部凹陷及萎缩治疗中的临床作用及相关实验机制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9.04.006

纳米脂肪混合颗粒脂肪移植在瘢痕性面部凹陷及萎缩治疗中的临床作用及相关实验机制

引用
目的 了解纳米脂肪混合颗粒脂肪移植在瘢痕性面部凹陷及萎缩治疗中的临床作用,探讨相关实验机制. 方法 (1)2012年1月-2018年4月,笔者单位收治符合入选标准的瘢痕性面部凹陷及萎缩畸形需行面部脂肪移植患者105例,对其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意愿,54例10~59岁患者(男12例、女42例)接受传统自体单纯腹部/大腿颗粒脂肪移植,纳入单纯移植组;另51例7 ~ 63岁患者(男14例、女37例)接受自体腹部/大腿纳米脂肪混合颗粒脂肪移植,纳入混合移植组.自制量表并根据手术前后照片资料,通过面部饱满度、对称度、瘢痕及并发症等情况评估患者术后3、6个月治疗满意度;术后6个月评估患者是否需行二次手术,计算二次手术率;于患者第2次手术时取其第1次手术移植的脂肪,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脂肪细胞形态及微血管情况.(2)从1只4周龄雄性SD大鼠腹部脂肪分离培养脂肪源性干细胞(ADSC),取第5代细胞,培养14 d,观察细胞形态,免疫荧光法观察细胞波形蛋白和细胞角蛋白18的表达,行成骨、成脂诱导分化鉴定,流式细胞仪检测CD29、CD44阳性细胞率(样本数为3).取18只4周龄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DSC移植组、单纯瘢痕组、空白对照组,每组6只.ADSC移植组、单纯瘢痕组大鼠均经背部皮下注射1 mL质量浓度为1 mg/mL的溶于磷酸盐缓冲液(PBS)中的博莱霉素溶液建立瘢痕模型,3h后ADSC移植组大鼠于前述注射部位注射1×106个悬于0.1 mL PBS中的ADSC,单纯瘢痕组大鼠注射0.1 mL PBS;空白对照组大鼠于前述2个时间点在相同部位分别注射相同剂量PBS.各组连续注射28 d后,取所有大鼠注射区域的全层皮肤组织,行Masson染色观察胶原纤维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并计数阳性细胞.对数据行Mann-WhitneyU检验、x2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检验. 结果 (1)与术前比较,单纯移植组患者术后3个月面部饱满度、对称度更佳且瘢痕颜色更接近周围皮肤,该组患者术后6个月填充容积较术后3个月有所减少;与术前比较,混合移植组患者术后3、6个月面部饱满度、对称度更佳且瘢痕颜色、质地更接近周围皮肤,该组患者术后6个月填充容积未见较术后3个月明显减少的情况.单纯移植组患者在术后3个月内出现脂肪液化、皮下结节形成各1例.混合移植组患者术后3、6个月治疗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单纯移植组(Z=-2.566、-3.084,P<0.05或P<0.01).术后6个月,混合移植组患者二次手术率为7.84% (4/51),明显低于单纯移植组的22.22% (12/54),x 2=4.199,P<0.05.与单纯移植组比较,混合移植组行第2次手术患者第1次手术时受区移植脂肪细胞形态更加饱满、无塌陷于瘪,细胞紧密排列、间隙较小;细胞表面管状、条索状微血管结构更丰富,细胞间隙布满网状分布且长入脂肪组织中的微血管结构.(2)大鼠脂肪分离培养的第5代细胞贴壁生长,呈长梭形或纺锤形,呈鱼群样生长;高表达波形蛋白和细胞角蛋白18;经诱导具有成骨及成脂分化能力;CD29、CD44阳性表达率高于90.00%.细胞鉴定为ADSC.注射28 d后,空白对照组大鼠注射区皮肤组织真皮层胶原纤维细密排列;单纯瘢痕组大鼠注射区皮肤组织真皮层大量胶原纤维沉积,纤维束粗大、排列松散不齐,可见大量炎性浸润、大量散在的肌纤维交错分布;ADSC移植组大鼠注射区皮肤组织真皮层中胶原纤维较空白对照组增粗,排列尚整齐,可见少量肌纤维散布、少量炎性浸润.注射28 d后,ADSC移植组大鼠注射区皮肤组织中α-SMA主要表达于微血管中,其α-SMA和TGF-β1阳性细胞数分别为每20倍视野下(49±12)、(63±10)个,与空白对照组的每20倍视野下(35 ±16)、(44±17)个相近(P>0.05),均明显少于单纯瘢痕组的每20倍视野下(135±13)、(121 ±23)个(P<0.05). 结论 与单纯颗粒脂肪移植比较,纳米脂肪混合颗粒脂肪移植治疗瘢痕性面部凹陷及萎缩患者的填充饱满度更好,填充后效果维持更久,瘢痕质地改善更明显.大鼠瘢痕模型实验显示,其机制可能为ADSC抑制α-SMA和TGF-β1的表达,从而抑制瘢痕形成.

瘢痕、萎缩、组织移植、凹陷、纳米脂肪

35

重庆市应用开发课题CSTC2014yykfA110015Application Development Project of Chongqing Municipality of China CSTC2014yykfA110005

2019-05-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266-276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烧伤杂志

1009-2587

50-1120/R

35

2019,35(4)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