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抑制肽对该菌黏附及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5.04.013

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抑制肽对该菌黏附及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引用
目的 研究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抑制肽(简称抑制肽)对表皮葡萄球菌早期黏附及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方法 采用多肽合成仪合成抑制肽,其纯度为96.8%、相对分子质量为874.4.(1)采用终浓度为1~256 μg/mL的抑制肽培养表皮葡萄球菌ATCC 35984(下同)菌液,不含菌液的M-H肉汤为空白对照,观察抑制肽对该菌的MIC(样本数为3).(2)采用含终浓度为16、32、64、128、256 μg/mL抑制肽的胰蛋白胨大豆肉汤(TSB)培养液培养表皮葡萄球菌菌液(设为相应浓度抑制肽组),以TSB培养基培养前述菌液作为阴性对照组,从培养即刻起每小时观察该菌的生长情况(结果以吸光度值表示),绘制该菌培养24 h内的生长曲线(每组各时相点样本数为3).(3)采用含终浓度为16、32、64、128、256 μg/mL抑制肽的TSB培养液培养表皮葡萄球菌菌液(设为相应浓度抑制肽组),以TSB培养基培养前述菌液作为阴性对照组,培养4h检测该菌黏附情况,培养20 h检测该菌生物膜的形成情况(结果均以吸光度值表示,样本数均为10).(4)采用含128 μg/mL抑制肽的TSB培养液培养表皮葡萄球菌菌液(设为128μg/mL抑制肽组),以TSB培养基培养前述菌液作为阴性对照组,培养24 h后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该菌的黏附与生物膜形成情况(样本数为3).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检验、Dunnett T3检验. 结果 (1)抑制肽对表皮葡萄球菌的MIC大于256 μg/mL. (2)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各浓度抑制肽组表皮葡萄球菌培养24 h内的生长曲线无明显变化.(3)256、128、64、32 μg/mL抑制肽组培养4h表皮葡萄球菌的黏附情况分别为0.20 ±0.04、0.27 ±0.03、0.35±0.04、0.40 ±0.04,明显少于阴性对照组(0.53±0.10,P<0.05或P<0.01);16 μg/mL抑制肽组培养4 h该菌的黏附情况(0.47±0.09)与阴性对照组相近(P>0.05).256、128、64 μg/mL抑制肽组培养20 h的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情况分别为0.49 ±0.10、0.68 ±0.06、0.93 ±0.13,明显少于阴性对照组(1.21 ±0.18,P<0.05或P<0.01);32、16 μg/mL抑制肽组培养20 h该菌生物膜形成情况分别为1.18 ±0.22、1.15 ±0.26,与阴性对照组相近(P值均大于0.05).(4)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显示,培养24 h后阴性对照组黏附的表皮葡萄球菌较多,形成的生物膜结构致密;128 μg/mL抑制肽组黏附的表皮葡萄球菌较少,形成的生物膜结构较为疏松. 结论 抑制肽能显著抑制表皮葡萄球菌早期黏附及生物膜形成,但其结构需要进一步修饰.

葡萄球菌,表皮、生物膜、抑制肽

31

重庆市应用开发计划cstc2013yykfA10012

2015-09-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285-289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烧伤杂志

1009-2587

50-1120/R

31

2015,31(4)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