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自控镇静镇痛在烧伤换药中的应用观察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4.06.014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自控镇静镇痛在烧伤换药中的应用观察

引用
目的 探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患者自控镇静镇痛(PCSA)在烧伤换药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2010年1月-2013年12月,选择在笔者单位烧伤整形科住院治疗且符合纳入标准的106例切痂植皮术后拟行首次换药的烧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丙泊酚+瑞芬太尼组和丙泊酚组,每组53例.将1 mg瑞芬太尼溶于2.5 mL丙泊酚中制成混合液,再将0.5 mL此种混合液加入20.0 mL丙泊酚中制成最终的丙泊酚+瑞芬太尼混合液.丙泊酚+瑞芬太尼组患者首先由麻醉医师静脉注射1次背景剂量3.0 mL最终混合液,90 s后开始换药并开启注药泵,由患者根据自身需求给药,单次给药量1.0 mL,换药结束时停泵.丙泊酚组由麻醉医师给药,换药前单次静脉注射0.3 mg/kg的丙泊酚,操作中视镇痛效果追加,单次追加量0.3 mg/kg.监测并记录给药前,首次给药后即刻,换药1、10、20、30 min及换药毕心率、呼吸频率、收缩压、舒张压、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视觉模拟评分(VAS)法镇痛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不良反应,换药操作时间及药物总用量.对数据行t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LSD-t检验、x 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 结果 (1)2组患者心率比较,首次给药后即刻及换药1、10、20 min丙泊酚+瑞芬太尼组分别为(84±9)、(76±8)、(75±7)、(79±8)次/min,均低于丙泊酚组的(88±8)、(88±9)、(85±8)、(87±7)次/min(t值为-7.050 ~-2.219,P<0.05或P<0.01).与组内给药前比较,2组患者首次给药后即刻及换药1 ~ 30 min心率均明显降低(t值为1.669 ~5.682,P<0.05或P<0.01).2组患者各时相点呼吸频率相近(t值为-4.770~1.383,P值均大于0.05).与组内给药前比较,丙泊酚组、丙泊酚+瑞芬太尼组患者换药10 min呼吸频率明显降低(t值分别为2.426、0.081,P值均小于0.05).2组患者收缩压比较,换药10、20 min丙泊酚+瑞芬太尼组低于丙泊酚组(t值分别为-6.182、-5.622,P<0.05或P<0.01).与组内给药前比较,丙泊酚+瑞芬太尼组患者首次给药后各时相点收缩压均无明显差异(t值为0.098 ~1.514,P值均大于0.05);丙泊酚组患者换药10、20 min收缩压明显增高(t值分别为9.674、7.668,P值均小于0.01).2组患者舒张压比较,换药10、20 min丙泊酚+瑞芬太尼组低于丙泊酚组(t值分别为-9.217、-10.426,P值均小于0.01).与组内给药前比较,丙泊酚+瑞芬太尼组患者首次给药后各时相点舒张压均无明显差异(t值为0.176~1.967,P值均大于0.05);丙泊酚组患者换药10、20 min舒张压明显增高(t值分别为11.438、8.316,P值均小于0.01).2组患者各时相点Sp0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为-12.687~9.162,P值均大于0.05).与组内给药前比较,丙泊酚组、丙泊酚+瑞芬太尼组患者换药10 min Sp02明显降低(t值分别为4.063、4.903,P值均小于0.05).(2)2组患者VAS法镇痛评分比较,首次给药后各时相点丙泊酚+瑞芬太尼组均明显低于丙泊酚组(t值为-19.194~-3.162,P值均小于0.01).与组内给药前比较,2组患者首次给药后各时相点VAS法镇痛评分均降低(t值为5.806 ~9.341,P值均小于0.01).2组患者Ramsay镇静评分比较,首次给药后各时相点丙泊酚+瑞芬太尼组均明显高于丙泊酚组(t值为1.379 ~4.854,P <0.05或P<0.01).与组内给药前比较,2组患者首次给药后各时相点Ramsay镇静评分均明显升高(t值为4.330 ~9.673,P值均小于0.01).(3)丙泊酚+瑞芬太尼组患者体动、头晕、注射痛发生率低于丙泊酚组(P值均小于0.01).呼吸抑制、低氧血症、低血压、心动过缓、呛咳、恶心呕吐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4)丙泊酚+瑞芬太尼组患者的换药操作时间为(31.8±2.4) min,与丙泊酚组患者的换药操作时间(30.3±3.3) min相近(t=1.446,P=1.028).丙泊酚+瑞芬太尼组瑞芬太尼总用量为(87±11)μg,丙泊酚总用量为(72±9)mg,与丙泊酚组的丙泊酚总用量(113±12)mg比较,差异明显(t=12.528,P<0.01). 结论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PCSA用于烧伤换药可使患者生命体征稳定、镇静镇痛效果好,且不良反应少,可减少丙泊酚的给药量.

烧伤、镇痛、病人控制、镇痛药、二异丙酚

30

R614;R711;R47

2015-01-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525-529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烧伤杂志

1009-2587

50-1120/R

30

2014,30(6)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