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烧伤患者血浆凝溶胶蛋白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3.02.014

严重烧伤患者血浆凝溶胶蛋白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引用
目的 观察严重烧伤患者血浆凝溶胶蛋白水平变化规律,探讨其与脓毒症和死亡之间的关系. 方法 2010年5月-2012年5月,将2家笔者单位收治的102例烧伤总面积大于或等于30% TBSA的患者设为烧伤组,另设25名健康志愿者为健康对照组.分别于伤后1、3、7、14、21 d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浆凝溶胶蛋白水平;同法取健康对照组人员血液行相同检测.(1)按烧伤总面积将烧伤组患者分为小面积(30% ~ 49% TBSA)烧伤组39例、中面积(大于49%且小于或等于69% TBSA)烧伤组33例、大面积(大于69%且小于或等于99% TBSA)烧伤组30例;(2)根据烧伤脓毒症诊断标准,将烧伤组患者分为脓毒症组43例与非脓毒症组59例;(3)根据脓毒症患者的预后情况,将脓毒症组患者分为脓毒症死亡组14例与脓毒症存活组29例.比较各组患者血浆凝溶胶蛋白水平,分析其与患者并发脓毒症及死亡的关系.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LSD检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1)伤后l、3、7、14、21 d,烧伤组患者血浆凝溶胶蛋白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F值分别为140.01、369.52、702.15、360.14、84.16,P值均小于0.01).(2)大、中、小面积烧伤组患者血浆凝溶胶蛋白水平5个时相点均值分别为(43±11)、(85 ±23)、(124±38) mg/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7.76,P<0.01),且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的(326±51) mg/L(P值均小于0.01).(3)脓毒症组、非脓毒症组患者血浆凝溶胶蛋白水平5个时相点均值分别为(77±12)、(122±38)mg/L,脓毒症组患者伤后3、7、14、21 d血浆凝溶胶蛋白水平显著低于非脓毒症组(F值分别为30.35、111.59、209.36、422.76,P值均小于0.01).(4)脓毒症死亡组、脓毒症存活组患者血浆凝溶胶蛋白水平5个时相点均值分别为(53±8)、(103±25) mg/L,脓毒症死亡组患者伤后1 ~21 d血浆凝溶胶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脓毒症存活组(F值分别为9.05、18.48、41.34、107.11、180.48,P值均小于0.01).(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凝溶胶蛋白水平是患者并发脓毒症(优势比为5.44,95%置信区间为2.35 ~12.74,P<0.01)及死亡(优势比为5.52,95%置信区间为2.34~12.19,P<0.01)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严重烧伤可导致患者血浆凝溶胶蛋白水平明显降低,患者烧伤面积越大、病情越重该指标水平越低.凝溶胶蛋白水平可作为早期预测严重烧伤患者并发脓毒症或死亡的独立指标.

烧伤、脓毒症、预后、凝溶胶蛋白

29

R720.597;R644;R563.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全军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十二五"计划重大项目

2013-05-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148-151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烧伤杂志

1009-2587

50-1120/R

29

2013,29(2)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