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肢体缺血后适应对后循环缺血性单发性眩晕的影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760/cma.j.issn.1671-8925.2016.07.003

远程肢体缺血后适应对后循环缺血性单发性眩晕的影响

引用
目的:研究远程肢体缺血后适应(RLIPC)对后循环缺血性单发性眩晕(PCIV)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70例PCIV患者并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RLIPC。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眩晕评估评分量表(DARS)﹑眩晕障碍调查表(DHI)和椎动脉(VA)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变化。结果治疗组DARS﹑DHI评分分别为26.03±4.24﹑60.91±10.15,较对照组评分(分别为28.80±5.16﹑68.11±12.44)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88,P=0.000﹔t=2.584,P=0.000)﹔治疗组VA的PSV﹑EDV分别为(49.97±7.69) cm/s﹑(16.90±2.80) cm/s,较对照组[分别为(47.31±7.47) cm/s﹑(15.12±2.74) cm/s]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05,P=0.015﹔t=-2.631,P=0.011)。结论 RLIPC能改善PCIV症状,可能与增加VA血流有关。 RLIPC安全无创﹑简单易行,能作为PCIV的治疗方法。

远程肢体缺血后适应、后循环缺血性单发性眩晕、椎动脉

15

R743(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2016-08-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660-663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1671-8925

11-5354/R

15

2016,15(7)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