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小血管病患者中脑结构特征与运动功能相关性研究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760/cma.j.cn113694-20200727-00585

脑小血管病患者中脑结构特征与运动功能相关性研究

引用
目的:探讨脑小血管病患者是否存在中脑形态的改变,并分析其中脑结构特征与运动功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2010—2018年登记的部分脑小血管病患者,所有头颅磁共振成像均使用3.0 T核磁共振成像仪采集,患者的中脑前后径及被盖前后径测量使用图像处理软件RadiAnt DICOM Viewer完成。通过问诊患者及与患者一起生活的家属,评估脑小血管病患者的运动障碍、吞咽障碍、构音障碍、排尿障碍等临床症状。采用Kinect深度摄像机结合自主开发的软件平台,对患者的运动功能进行定量评估。从所得参数中选取步速、3 m步行时间、自然起坐时间3项参数。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176例脑小血管病患者,年龄30~88(64.16±11.57)岁,男性占65.34%(115例)。脑小血管病患者中脑前后径、被盖前后径均与年龄呈负相关( B=-0.032, P<0.001; B=-0.020, P=0.006)。中脑前后径与运动障碍症状呈负相关( OR=0.006,95% CI 0~0.135, P=0.001),调整年龄、性别后仍然相关( OR=0.014,95% CI 0~0.416, P=0.013);中脑前后径与排尿障碍症状呈负相关( OR=0.046,95% CI 0.002~0.936, P=0.045),调整年龄、性别之后不再相关。被盖前后径与运动障碍症状也呈负相关( OR=0.035,95% CI 0.002~0.684, P=0.027),但调整年龄、性别之后不再相关。相关分析显示步速、3 m步行时间与自然起坐时间3项运动功能评分与年龄、性别均无相关性。中脑前后径与步速呈正相关( r=0.231, P=0.040),与3 m步行时间呈负相关( r=-0.304, P=0.005),与自然起坐时间不相关,而被盖前后径与步速、3 m步行时间、自然起坐时间均无相关性。 结论:脑小血管病患者存在中脑形态的变化,中脑结构参数与运动功能、排尿功能相关,中脑萎缩可能是脑小血管病患者出现运动障碍症状的独立相关因素。

脑小血管病、中脑、运动障碍

5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671173;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81671173

2023-05-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204-210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神经科杂志

1006-7876

11-3694/R

54

2021,54(3)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