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cma.j.issn.1006-7876.2016.03.003
中国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治指南2015
颅内血管破裂后,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SAH ),临床上将SAH分为外伤性与非外伤性两大类。非外伤性SAH又称为自发性SAH,是一种常见且致死率极高的疾病,病因主要是动脉瘤,约占全部病例的85%左右,其他病因包括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出血( perimesencephalic non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PNSH )、血管畸形、硬脑膜动-静脉瘘(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 DAVF)、凝血功能障碍、吸食可卡因和垂体卒中等。近年来,血管介入技术、诊断方法与围手术期处理均有较大进展。但是, SAH患者的预后仍然较差,病死率高达45%,且存活者的残障率也较高。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2007年出版的《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中包含有SAH的章节[1]。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曾于2006年出版《临床疾病诊疗指南--神经外科》一书,其中也包含了SAH诊疗指南。近几年来不断有新的临床研究和相应的国际指南发表,几个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和前瞻性队列研究对SAH的治疗提出了新的方法,因此,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及其脑血管病学组组织了对2007年版指南的重新修订,形成新版指南以指导临床医生的操作实践。由于其他原因的SAH的资料相对缺乏,故本指南主要是针对非外伤性、动脉瘤性SAH制定的。
中国、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脑血管病、非外伤性、arteriovenous fistula、医学会、非动脉瘤性、诊疗指南、血管病学、神经外科学、神经病学、临床、前瞻性队列研究、围手术期处理、随机对照试验、凝血功能障碍、重新修订、中脑周围、诊断方法
49
R65;R3
2016-05-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182-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