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斑病患者180例临床特征及分类探讨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5541/cjd.20210724

硬斑病患者180例临床特征及分类探讨

引用
目的:分析硬斑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分类。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21年7月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180例硬斑病患者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两独立样本 t检验比较性别间发病年龄差异,卡方检验比较不同性别、亚型间临床特征差异。 结果:180例患者中,女性123例,男性57例,男女比为1∶2.16。硬斑病发病年龄女性为(28.69 ± 17.97)岁,男性为(29.90 ± 20.67)岁。其中,带状硬斑病最为常见(68例,37.78%),其次是斑块状硬斑病(63例,35.00%)、混合型硬斑病(28例,15.56%)和深部硬斑病(21例,11.67%)。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不同临床亚型平均发病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 = 5.95, P < 0.001)。男女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亚型比例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F = 0.15, P = 0.696; χ2 = 2.88, P = 0.410)。Pasini和Pierini皮肤萎缩症(PP萎缩)在本组患者中常见(62例,34.44%),表现为斑片状或带状分布,45例斑片状PP萎缩中26例及17例带状PP萎缩中11例同时合并其他亚型硬斑病。75例患者检测自身抗体,阳性34例(45.33%),女性患者自身抗体种类多,男性则较为单一,主要为抗核抗体、抗SSA及抗SSB抗体。女性患者合并症种类较多,但硬化萎缩性苔藓和白癜风是男女患者中最常见的合并症。 结论:PP萎缩是硬斑病一个常见的临床亚型,常合并其他亚型,可能是中国人硬斑病发病的一个特点。斑块状硬斑病、带状硬斑病、深部硬斑病和混合型硬斑病作为硬斑病大类的分类方法比较合理。

硬皮病,局部性、皮肤表现、分类法、自身抗体、Pasini和Pierini皮肤萎缩

5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573043;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81573043

2023-05-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308-315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皮肤科杂志

0412-4030

32-1138/R

55

2022,55(4)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