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1-4705.2010.01.012
寒地早粳稻秆部性状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针对寒地特殊的生态环境,以180份不同基因型早粳稻为材料,较系统地探讨了秆部性状与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在节间长度配置上,在一定范围之内,控制倒3节间长度、增加倒1、倒2节间的长度有利于提高产量,并且对倒1、倒3节间长的选择是最为有效的.在节间粗度配置上,在保证倒1节间粗的基础上,增加其下部节间的粗度有利于高产.增加基因型的基部节间重、单位茎鞘长干重、单株干重是有利于高产的.适当增加株高和秆长来提高生物产量可能是今后水稻超高产育种的发展方向.在进行茎部性状综合评价时,基部节间重、倒2节间粗、单位秆长干重和穗颈节长4个因子就足以代表12个茎部性状的全部信息量.
早粳稻、秆部性状、产量
29
S511(禾谷类作物)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科技攻关项目HNKXIV-01-01-02
2010-04-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41-46